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因一起盗墓案,一个战国古城遗址逐渐浮出水面。 今年9月,株洲市茶陵县破获一起盗墓案,缴获6样大件青铜陪葬品和4样小件陪葬品。经省文物局鉴定,部分被盗陪葬物品属于东周战国时期器物,为国家三级文物。 10月,株洲市、县文物局组建考古队,对被盗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随着发掘的进行,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古墓群,还初步挖掘出了护城河、城墙、水井等遗址。考古专家推测,这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军事重镇晓...
荒泥坳越人墓挖掘现场 荒泥坳越人墓出土的青铜剑、陶器等文物 因一起盗墓案,我市在茶陵县晓塘村启动迄今规模最大的考古工程 目前已发现株洲最高规格先秦墓葬、或为湖南最大越人墓及湘东保存最完好的先秦古城遗址 青铜剑、青瓷器等30多件珍贵文物陆续出土,发掘工作仍在进行 因为一起盗墓案,一个东周战国古城遗址浮出水面:我市市县两级文保部门,联合组建晓塘古城遗址考古队,对去年被盗的晓塘黄泥坡战国墓...
因一起盗墓案,一个战国古城遗址逐渐浮出水面。 今年9月,株洲市茶陵县破获一起盗墓案,缴获6样大件青铜陪葬品和4样小件陪葬品。经省文物局鉴定,部分被盗陪葬物品属于东周战国时期器物,为国家三级文物。 10月,株洲市、县文物局组建考古队,对被盗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随着发掘的进行,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古墓群,还初步挖掘出了护城河、城墙、水井等遗址。考古专家推测,这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军事重镇晓塘古...
昨日,中国社科院将祥云县大波那村考古发现的大规模战国墓葬群,列入2014年度国内6大考古发现。 该考古活动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领队主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和祥云县文物管理所参与,自今年7月开始发掘。据悉,该墓葬群规格高,葬式独特,根据出土器物初步分析,遗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此次考古发现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古大理文明探索有了新突破。大波...
1997年,在巢湖市东门火车站前北山头发掘的两座战国古墓,即北山头古墓群,其中一号墓出土了140多件玉器、银器、铜器、漆木器、陶器,这些器物不仅精美,而且上面还刻有铭文,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均让考古学家们为之振奋。 一号墓葬出土文物异彩纷呈 “北山头一号墓为土坑木椁墓,规模不大,比起随后发现的北山头二号墓要小得多,出土的文物数量也不算多,但出土器物却十分珍贵和精美。有的器物如‘...
1997年,在巢湖市东门火车站前北山头发掘的两座战国古墓,即北山头古墓群,其中一号墓出土了140多件玉器、银器、铜器、漆木器、陶器,这些器物不仅精美,而且上面还刻有铭文,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均让考古学家们为之振奋。 一号墓葬出土文物异彩纷呈 “北山头一号墓为土坑木椁墓,规模不大,比起随后发现的北山头二号墓要小得多,出土的文物数量也不算多,但出土器物却十分珍贵和精美。有的器物如‘金银...
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现场今天(12月6日)下午传来好消息,考古人员从一座保存完好的战国土坑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和戈、弓等兵器。据介绍,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土坑墓。竹简刚出土时,虽然断裂,但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但受氧化作用影响,出土后的竹简颜色变黑。 不仅如此,棺椁中发现的一套保存相对完好的兵器也让考古人员眼前一亮。像戈,弓都是战国时期常用的兵器。受泥土酸碱度,地形地势影响,这座墓葬保存...
秦国牛肉:2010年12月陕西临潼湾李村古墓葬群出土战国时期牛肉,在M208墓中发现青铜敦,里面有碳化肉块,发酸,且可见白色的弹性肌腱膜和根根肉丝,经鉴定为黄牛肉。牛肉保存至今的原因大概首先是因为牛肉是风干或者腊制,其次是因为容器密封较好。 专家介绍,在这312座墓中,有68座墓葬中陪葬有骨骼和肉制品,其中67座为战国到汉代的,这些动物肉制品只有该铜敦里有保存至今的肉制品,其他的均已腐烂,只能...
今年7-11月,考古人员在滇西祥云县大波那村发现大规模战国墓葬群,墓葬群规格高,葬式独特。根据此次考古出土器物初步分析,遗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时期,这对于研究青铜时代古大理及云南历史有重要意义。 考古揭开古大理历史 主持这次考古发掘的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长期进行滇西地区的考古发掘,此前已经进行过大理大丰乐、银梭岛、剑川海门口、大理羊苴咩城、宾川白羊村、祥云大波那的...
记者9日从河北省隆尧县文保所了解到,文物工作者历时近4个月对隆尧县柏人城遗址西900多米处的战国时期墓葬群进行勘探后,初步确认主墓为战国时期赵国柏人侯李昙墓。专家称,这对李姓支系的研究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加此次勘探工作的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负责人赵立虎说,柏人城遗址墓葬群分布较为集中,均为竖穴式圹墓,主墓墓室南北近5米,东西约4.3米,深约4米,墓室南部有一宽约1.3米长条形墓道。主墓的南、东...
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现场今天(12月6日)下午传来好消息,考古人员从一座保存完好的战国土坑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和戈、弓等兵器。据介绍,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土坑墓。竹简刚出土时,虽然断裂,但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但受氧化作用影响,出土后的竹简颜色变黑。 不仅如此,棺椁中发现的一套保存相对完好的兵器也让考古人员眼前一亮。像戈,弓都是战国时期常用的兵器。受泥土酸碱度,地形地势影响,这座墓...
我国古代的“中央巡视组”是如何工作的 在这一轮如火如荼的反腐行动中,中央巡视组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无论是中央巡视组接待处前排起的队伍,还是大批被中央巡视组查出问题的落马官员,都是其成绩的印证。 我国历史上,与中央巡视制度颇为相似的制度安排,被称为监察制度。 记者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法制史学界的泰斗级学者、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 巡视监察制度,古已有之...
昨日,记者从荆州中学新校址考古现场获悉,上周末考古人员从一座战国土坑墓中出土了数十枚竹简,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据考古领队田勇介绍,出土竹简的墓坑为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土坑墓。竹简刚出土时,由于不少都断裂,无法判断竹简量,大约在几十枚左右。竹简上的部分字迹还依稀可以辨认,但受但受氧化作用影响,出土后的竹简颜色变黑。“由于竹简不易保存,所以出土概率极低,这批竹简的...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周代服饰的色彩可以彰显穿着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可知周代以正色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的周代,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遭到了破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齐桓公“好紫”。由于一国之君喜欢紫色,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