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日,记者从荆州中学新校址考古现场获悉,上周末考古人员从一座战国土坑墓中出土了数十枚竹简,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据考古领队田勇介绍,出土竹简的墓坑为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土坑墓。竹简刚出土时,由于不少都断裂,无法判断竹简量,大约在几十枚左右。竹简上的部分字迹还依稀可以辨认,但受但受氧化作用影响,出土后的竹简颜色变黑。“由于竹简不易保存,所以出土概率极低,这批竹简的出土为...
战国龙纹出廓璧,器物饰双面相同纹饰,出廓部分饰镂空龙纹,玉璧部分套雕为相连两璧,分别饰谷纹和扭丝纹。玉璧因入土受沁整体呈青黄色,透光观察,局部可见绺裂,且沁色相对较深,玉质油润,整体包浆统一。 出廓龙纹璧 重247克 正面 图片谷纹放大图观察,阴线内外包浆统一,沁色以绺裂为沁门随玉质结构沁入且深入肌理,沁色在沁线内外分布自然统一。观察谷纹的加工工艺痕迹可以发现,谷纹饱满,光线...
祥云县大波那村发现的战国墓葬群考古现场。 昨日,中国社科院将祥云县大波那村考古发现的大规模战国墓葬群,列入2014年度国内6大考古发现。 该考古活动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领队主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和祥云县文物管理所参与,自今年7月开始发掘。据悉,该墓葬群规格高,葬式独特,根据出土器物初步分析,遗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此次考古发现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提...
昨日,中国社科院将祥云县大波那村考古发现的大规模战国墓葬群,列入2014年度国内6大考古发现。 该考古活动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领队主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和祥云县文物管理所参 与,自今年7月开始发掘。据悉,该墓葬群规格高,葬式独特,根据出土器物初步分析,遗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此次考古发现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古大理文明探索有了新突破。大波...
临淄商王村出土,高28.6厘米,长46.5厘米,重6.5千克,仿牛形,筋骨坚实,肌肉健硕,头顶及双耳间镶嵌绿松石,眼球饰以墨精石,全身镶银丝,组成菱形图案,纹理间以绿松石和孔雀石镶饰,盖为一扁嘴长颈禽,禽颈反折,巧成半环形盖纽,羽翎以孔雀石铺填,玲珑剔透,珍贵秀丽,是全国文物之精品,整体造型有牛之壮而更显聪慧、灵动,被称为“国宝牺尊”。
上月底,湖北通山县三名从事废品回收的村民,从当地一户人家变卖的废铜烂铁中发现了一把青铜剑,11月21日,他们将剑上交县文物局。记者11月23日获悉,三人因此获得900元奖励。经鉴定,该剑系 战国时期 青铜剑,价值无法估量。对于三人的捐赠行为,该局表示赞赏,并向他们颁发了奖状及900元奖金。 对于这三位破烂王来说,他们在意的未必是钱,如果看重的是钱,他们也就不需要把战国古剑交给文物局了。因为,当他...
上月底,湖北通山县三名从事废品回收的村民,从当地一户人家变卖的废铜烂铁中发现了一把青铜剑,11月21日,他们将剑上交县文物局。记者11月23日获悉,三人因此获得900元奖励。经鉴定,该剑系 战国时期 青铜剑,价值无法估量。对于三人的捐赠行为,该局表示赞赏,并向他们颁发了奖状及900元奖金。(11月24日《楚天都市报》) 对于这三位破烂王来说,他们在意的未必是钱,如果看重的是钱,他们也就不需...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在对洛南西寺墓葬群附一处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初步探明有8座墓葬。其中最大一座墓葬为单椁单棺墓葬,且椁棺保存完好。考古专家表示,这在省内极为罕见,现场同时还出土有铜鼎、铜矛、铜剑及玉器等40多件器物。 西寺墓群位于洛南县城北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梁上,西端的梁坡名为冀塬。此次发掘地点在西寺墓群范围内,发掘地地形呈台塬状,距离墓葬群的地方是一个土塬,一侧是一座废弃的...
11月19日,记者从我省考古部门获悉,洛南县西寺古墓群累计出土包括铜戈、镂空青铜车马件等在内的珍贵文物总数量超过了一百多件。采访中,考古部门介绍说,由于之前该墓群曾被盗挖,考虑到文物安全,已经派出了陕西考古研究院汉唐、商州两支考古队紧急赶赴现场挖掘。 据参与和目睹前期考古专家清理文物的洛南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讲,10月下旬因为下雨山体滑塌后暴露出了多座墓葬,县里在保护性清理的同时报告了省文物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