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钧窑制壶少见于清代以前文献记载。多年来禹州境内出土的钧瓷标本,壶的造型也为数极少,仅见“八棱壶”和“倒流壶”两种造型。近日“八卦洞”出土钧瓷标本,见桃形壶一种。壶体里蓝外红,壶嘴为方形,与笔者收藏多年的“抱月方壶”壶嘴基本吻合。笔者兴奋之余撰文以抒胸怀。 “抱月方壶”有三绝:造型绝、釉色绝、铭文绝。 它系纯手工拍制粘接而成,高13.5厘米、长17.5厘米、宽6.8厘米,方钮、方盖、...
宋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 高4.8cm,口径9.5cm,足径3.5cm。 碗呈花瓣状。口内敛,器里凸起、器外凹进10条棱线,将碗自然分成十花瓣形,圈足。通体釉色为天蓝色,其上显现几块紫红斑块,上有铁质斑点结晶。 此碗造型别致,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妩媚多姿。蓝、紫相间的釉色,又如同天空中飘浮的彩云。 我国的瓷器在宋以前多以单一的青釉做装饰,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
北宋 钧窑折沿盘 高:3cm 口径:18cm 足径:9cm
“炉钧”和“卢钧”虽然音同,实际上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常被人们所混淆,现给予简单介绍.“炉钧”是仿钧的一种,因在炉型窑中采用还原工艺手段烧制,故称“炉钧”。 “炉钧”始于清朝初期雍正乾隆年间,它分二次烧成,于传统宋钧类同。区别在于它先高温素烧强固胎质,而后入炉低温釉烧呈色。代表作有两类,有金红色斑点颗粒者谓“晕炉”;无金红色斑点颗粒者称“素炉”。可以在《南窑笔记》中看到它的记载。“炉钧一...
钧瓷的鉴赏有“内六品”之说。钧瓷的“内六品”指的是气、势、情、韵、灵、神,是钧瓷的内涵,这是引导人们欣赏钧瓷的另一种方式。 气: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古人认为宇宙间“先有气后有石,有石才有土,有土才有木,有木才有火,火土相合才有钧瓷”。认为“钧瓷者,气之所凝、石之所炼、水土之所塑、工匠之所雕、火之所成、天地万象之所结也”。 势: 为能量的积蓄,有势才能动,有势才有力。依...
鉴赏钧瓷的“六相”:人们鉴赏钧瓷,首先是从外部的型、质、音、色、纹、境六个方面外相开始的。 型: 即钧瓷的体质。包括胎质和釉质,胎质分粗胎、细胎、泥胎、油胎等。釉质则有乳光釉、厚釉、玻璃釉、橘皮釉等。 音: 陶瓷的声音美自古有之,轻叩柔击钧瓷发出的声音和钧瓷开片的声音。轻轻叩击会发出悦耳之声。再有钧瓷釉面的开片之声历来都作为钧瓷的审美因素之一。 色: ...
钧瓷是北方文化的代表,以粗犷豪放、意趣天成、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卓然于世,在审美上有着鲜明的个性,与南方瓷相比有着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 恢弘美 从钧瓷的造型上可以看出,钧瓷是从实用到欣赏的过渡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同时深受时代文化的影响,唐代受佛教的影响,追求恢弘大气,拒绝小巧玲珑;宋代崇尚道教,讲究自然淡泊,排斥繁复和刻意,故唐、宋钧瓷造型大多以优美的线条为基体,鲜有耳饰,整体造...
造型:古朴厚重、典雅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体现着古代宫廷的崇高和法度,表露出清新练达的民族含蓄之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 图案:“白胎烧就彩虹来,无色成窑画作开”,古人之诗赞出钧瓷的图案之美。钧瓷釉面,在高温烧制中,釉料交融,自然流变,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如同国画艺术中的大写意,形神兼备,似真似幻,意境无穷。 釉色:釉色窑变,千变万化。最为人称道的有:朱砂红、鸡血红、...
“ 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是人们对钧瓷收藏价值的由衷赞叹。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魅力闻名于世。经过1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其鬼斧神工的烧制技艺在今人的传承中更加炉火纯青。 “即使你不懂艺术,不懂钧瓷,只要你喜欢美,就会被钧瓷深深吸引……”这是一位英国美学家在观赏了钧瓷展品后发出的感叹。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与汝、官、哥、定瓷并驾齐驱。钧窑又以“入窑一色...
钧窑瓷器以其蕴润雅致、五彩斑斓的釉色著称于世,同时它也是釉和造型完美结合的产物。钧瓷窑变釉色的美妙,固然是配釉与烧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只有与同样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造型结合起来,它的这种特殊的美感才能更为充分地展现出来。钧瓷造型要讲究实用功能,符合生活的客观要求,还要考虑到艺术美,钧窑瓷器的釉层丰满且有流动性,为了适应钧釉的这种特点,在造型上除了注意圆、扁、方、长、曲、缩、张、格局合称和虚实得当之...
钧瓷作为一种被研究的对象,当应从不同角度把握,也即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地研究。分类是研究的基础,结合钧瓷自身的特征,可作以下分类: 一、从年代分: 传说中的钧瓷:民间传说中的钧瓷; 历史上的钧瓷:从史载真正的钧瓷开始到新中国的建立,包括唐宋元明清民国等; 建国后的钧瓷:从1949年始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当代钧瓷:自1994年至今,以液化汽为代表的钧瓷业...
经过了五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迎来了新世纪的国富民强。盛世谈收藏,作为颇具收藏价值的钧瓷因其产品数量有限、生产区域明显、文化内容丰富、艺术品质高雅、历史渊源流长、审美风格鲜明、尤其是曾多次作为中央领导人的出国礼品,渐渐成为陶瓷界收藏的热点。同时,市场的渴求反过来也带动了钧瓷业的繁荣,造就了当代钧瓷丰富多彩、风格多样的局面。综观当代钧瓷,就其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等方面来看,大体上可分为历史上的钧瓷、建国...
宋代瓷器有五大名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官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官窑或官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官窑相媲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宫廷旧藏官与哥窑名瓷,再加上流散在海内外的,总数也不过300件左右,以至个别官与哥窑名瓷破损残片也被视为至宝,宋官窑瓷之名贵由此即可见一斑。由于宋代官窑中国瓷器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宫廷御窑,带有高贵族成分...
宋代的单色釉瓷取得了很大成就,名窑遍布全国,其中最著名的为:“汝、钧、官、哥、定”。 五大名窑。 1、汝窑 汝窑瓷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宋时为汝州地,故名。汝窑除烧青瓷外,兼烧黑瓷、酱釉瓷和钧釉瓷,以青瓷最为精致。汝窑青瓷的胎质细密,呈深浅不同的“香灰色”。与同期官窑器很相似,釉色以粉青为主,另有天青和卵青。釉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均有。釉青一般都...
宋官窑产生的历史背景:宋代的经济是十分富足的,统治阶级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宋朝的汴梁城已经用煤(西方称之会燃烧的石头)生火做饭取暖了。当时西方都是用木头劈柴生活作饭取暖,由于历史的变迁中国1949年解放后的各大城市都没有达到这一点。宋朝商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这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丰厚的社会财力使得政府既不必求苛税于民又能保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