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对黄骅市沿海23个村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一批金元时期的瓷器被打捞发现,成为“海丰镇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说法的又一力证。 据了解,此次工作的主要目是对黄骅市境内水下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相关文化遗存进行摸底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掌握黄骅有价值的历史、水文及实物信息,为今后开展更深层次的水下考古勘探和发掘做前期准备。 此...
8月6日,“中国考古01”建造完工交船仪式在山东青岛举行,这是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的正式交付,也标志着我国结束了没有水下考古专业船的历史。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中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加大了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投入,考古工作船的立项与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与财政部、文...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保存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向来为世人瞩目。不应忽略的是,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4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管辖海域以及众多江河湖泊,航海水运历史源远流长,“海上丝绸之路”闻名世界,为后世遗留下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开展水下考古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水下考古工作,有效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是中国文物考...
7月14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小白礁Ⅰ号”2014年度水下考古发掘第一次工作汇报会在宁波北仑春晓滨海新城举行。 与会代表听取了《“小白礁Ⅰ号”2014年度发掘工作汇报》、《<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情况汇报》、《“小白礁Ⅰ号”船体保护工作汇报》和合作单位、水下考古队员代表发言。 会议认为,此次“小白礁...
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据国家文物局透露,由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制造的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近日在万州至云阳长江航段进行了航行试验,预计7月底抵达青岛母港。这艘考古船将用于我国沿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担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专项调查及小型发掘工作。据悉,该船计划中的首航是远赴西沙群岛开展考古调查。 我国对“水下”的关注也有二三...
中肯水下联合考古队队员在肯尼亚谢拉水下遗址调查测绘(2012年12月5日摄)。 中肯合作水下考古项目始于2010年。水下考古队以肯尼亚沿海地区的拉穆群岛、马林迪为重点,对几处水下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还对拉穆群岛谢拉水下遗址和马林迪恩戈梅尼沉船遗址进行了发掘。根据考古队公布的成果显示,谢拉遗址发现了一批具有阿拉伯和本地风格的陶罐,并出水了少量中国瓷器;恩戈梅尼沉船残存较为丰富的船体结构,造船工艺特点...
我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即将赴上海交付使用。昨日,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码头,作为2014年重庆市第五届文化遗产宣传月的活动之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数十名文物爱好者踏上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实地参观。 “中国考古01号”白色的船身上漆有黑色的“中国考古01”的字样,船的烟囱外壳上挂有“中国文化遗产”的徽章。“这属于小型船,别看这艘考古船体积小,它的功能可不少...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近日公布2013年水下考古新发现: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曹妃甸港区毗连处东坑坨西南侧、距离海岸线约30千米处发现一艘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这艘木质船带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欧洲传入中国的造船技术,这在国内已有考古发现中并不多见。 2012年5月,滦南县渔民反映滦南县东坑坨发现一条沉船,有人试图盗掘。6月,文物部门对这个线索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沉船的位置和基本情况。...
徽州古城、屯溪老街、西递古民居、棠樾牌坊群……这些独特的徽州地标,以其厚重的徽文化积淀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人们不知道,因为当年修建新安江水库和陈村水库,有许多古城、古街、古村落被淹没在烟波浩渺之下。今年3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成水下考古队,对太平湖水域首次开展水下考古研究,让一些逐渐消失的徽州记忆重新浮现。 千年古城“沉睡”太平湖 地处黄山、九...
徽州古城、屯溪老街、西递古民居、棠樾牌坊群……这些独特的徽州地标,以其厚重的徽文化积淀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人们不知道,因为当年修建新安江水库和陈村水库,有许多古城、古街、古村落被淹没在烟波浩渺之下。今年3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成水下考古队,对太平湖水域首次开展水下考古研究,让一些逐渐消失的徽州记忆重新浮现。 千年古城“沉睡”太平湖 地处黄山、九华山之间的太...
近年来,与海洋相关的各类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2月2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年年会”在北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交流。 新增长点明显 目前,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范围南至南沙群岛海域,北至吉林集安市;考古对象由以往单一的沉船遗址扩展到湖北丹江口水库古均州城、辽宁绥中碣石宫等水下古遗址内容;考古项目从国内扩展到援助肯尼亚水下...
2月2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年年会”在北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交流。 近年来,与海洋相关的各类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2月2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年年会”在北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交流。 新增长点明显 目前,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范围南至南沙群岛海域...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目前已经下水,预计5月首航,方向是西沙,具体任务正在策划中。这是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24日在北京透露的消息。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3年文化改革发展情况和2014年重点工作,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部副部长、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出席介绍情况。 针对“全国馆藏文物的腐蚀率超过50%”的说法,励小捷介绍,这是2002年至2005年,...
2014年度上海市水下考古研讨会于1月23日上午在岳阳路48号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召开。上海市文物局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邀请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和上海大学文学院的专家一起,共同对2013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作做了总结,并对2014年的水下考古工作计划进行了研讨。 2013年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共同开展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工作。2013年9月至11月期间对金山大、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