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爱好者踏上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
2014-05-20 09:48:30 作者:雍黎 来源:重庆晨报 已浏览次




我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即将赴上海交付使用。昨日,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码头,作为2014年重庆市第五届文化遗产宣传月的活动之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数十名文物爱好者踏上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实地参观。
“中国考古01号”白色的船身上漆有黑色的“中国考古01”的字样,船的烟囱外壳上挂有“中国文化遗产”的徽章。“这属于小型船,别看这艘考古船体积小,它的功能可不少。”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与装备部主任宋建忠介绍,“中国考古01号”将担负起我国海洋水下考古的重任,改变此前依靠租用渔船的落后局面。
考古船今年1月已经下水,目前还处于最后的涂装阶段。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要对船体内部进行最后的清理,预计7月10日将船交付使用。
“中国考古01号”将被拖到南京装载物资,然后开到上海进行海上试航,交船后将前往位于南海的西沙群岛附近进行首趟考古工作。
这艘船有些什么功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A形吊架
位于船艉甲板上,有2米多高,吊载重量达3吨。
功能:吊装专用的潜水器,方便考古工作者进入水下近距离观察考古现场,还能从水中捞起文物。
甲板
长24米,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铺装了防水防潮的柚木地板。
功能:方便文物摆放。
工作艇
位于甲板的右侧。能容纳5人,全铝合金制作,设计时速为20海里。
功能:方便船上的工作人员在母船不能前往浅滩、峡谷、小岛等地区探索。
船只 介绍
使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排水量为950吨,全长56米、宽10.8米、设计吃水2.6米,准载30人,造价约6000万,能抗8级风浪连续航行30天。
功能:发现、确认、定位水下遗址;对水下遗址进行即时调查、探摸、测绘、影像记录、清理、考古发掘和提取等工作;开展出水文物的即时处理和保护工作;代表国家水下考古形象向公众有限开放和展示。
驾驶舱
位于甲板之上3层的最高一层,非常宽敞。
功能:驾驶船只。
首席专家室
位于第二层,有七八个平方米,有床、书桌、衣柜、沙发、独立卫生间、网线接口、电视线接口和内线、外线两部电话。
功能:供首席专家工作、休息。
会议室
位于第二层,有28平方米。
功能:不仅能进行考古专业工作会议,还能成为一间海上的文物陈列室,随时展出水下考古发掘出的各种文物。
空气隔离舱和减压舱
位于甲板下,空气隔离舱用来更好地存放深海中的文物;减压舱则可以帮助潜水的考古人员缓解水下压力造成的血压舒张。
考古仪器设备间
位于第一层,仪器要等到上海后再安装。
厨房餐厅
位于第一层,有2个厨房和1个餐厅,均有4台冰箱。
功能:能满足船只30天续航的需求。
休息室
位于第一层,船舱中间的过道较狭窄,只能容纳两个人擦身而过,两边房间的内部也非常紧凑。
功能:供船员和考古人员休息。
物探设备
位于船下方。
功能:发现、确认和定位水下文物遗存,为发掘、保护提供准确信息。不过目前这些设备还没有安装到船体上。
释疑> 水下考古船会潜水?
释疑> 水下考古船会潜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