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郝群英摄/光明图片 2月26日,观众在河北省邯郸市博物馆参观“海丝遗珍——‘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精品展”。“碗礁一号”沉船遗址位于福州市平潭县屿头乡北侧五州群礁的中心——碗礁附近,沉船发现于2005年。本次展出的50件瓷器是从17000件沉船出水瓷器中遴选出来的代表性瓷器,文物大部分以清康熙年间的青花瓷为主。
辽宁朝阳德辅博物馆收藏的熊陶尊,科研机构从熊陶尊内壁的沉积物中检测出了水果酒元素。资料图片 距今5000到65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否有酒存在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不停探求的课题。近日经研究机构鉴定,辽宁省朝阳市德辅博物馆的一件藏品内壁沉积物发现有水果酒的元素。这一检测结果首次证明,红山文化时期可能已生产出水果酒用于祭祀,而盛酒容器熊陶尊应为祭祀专用神器。 果酒...
记者26日从“经远舰”考古项目组获悉,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的甲午海战“经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目前告一段落,水下考古清理出铁、木、铜、铅、玻璃、陶瓷、皮革等各类遗物标本500余件。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
提尔曼·沃特法(右)向湖南省博物馆捐赠巴考沉船代表文物明景德镇窑酱釉三足香炉。湖南省博物馆供图 5月16日,德国提尔曼·沃特法先生巴考沉船出水文物捐赠仪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38件造型丰富、质量精美的陶瓷器今后将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是该馆建馆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外捐赠。 德国人提尔曼·沃特法1996年在德国成立水下考古探险打捞公司,先后发现并打捞了鹰潭号沉船、明朝永乐年间的巴...
5月14日,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王昊昊摄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14日举行开馆仪式,15日将正式向社会开放。“黑石号”沉船上的162件(套)珍贵长沙窑瓷器当日首次展出。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彩陶源村,是以“诗意的彩瓷”为主题展现1200多年前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发展史的专题博物馆。 该馆布展面积6272平方米,共展出1000余件器类多样、釉色丰富的文物。...
14日,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162件(套)从海外征集归国的“黑石号”沉船打捞出水文物,首次向公众开放。 长沙铜官窑始于东汉,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我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新建成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分为7个展厅,展出器类多样的文物1000余件,展现1200多年前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发展史。 馆内展出的文物,最受瞩目的当属“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据...
“再现致远舰——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出水文物展”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辽宁省文物局、丹东市政府主办,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丹东市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协办。这是致远舰出水文物首次在全国公开展出。 本次展览从“重整山河——致远舰的水下考古”“铁甲无声——致远舰的生命史”“龙血玄黄——致远舰与黄海...
4月3日,“再现致远舰——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出水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4月6日,记者前往辽宁省博物馆,“触摸”致远舰。 众多参观者前往观展 赴约 当日,沈阳气温骤降。大批参观者迎着呼啸的北风,脚步匆匆地赶往辽宁省博物馆一楼3号展厅。展厅门口的大屏幕上反复播放致远舰撞向敌舰的一幕,触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这段历史太沉重了。”“这仗打得憋屈...
4月3日—5月27日,致远舰出水文物展将在辽宁省博物馆一层3号展厅举行。据了解,2014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水下考古调查中,意外发现了致远舰的遗骸,并开展了考古打捞工作。展览将为观众搭建起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在重温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在缅怀英烈中传承爱国精神。
盘,是一种水器。形制较小的盘也用于盛水洗手,大型的盘则可用来洗浴。一般是浅腹,圆形,有足,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 这只蟠龙盘为侈口,方唇,高圈足。腹部外以六道棱脊间隔成六组纹饰,每组以同向双鸟纹为主纹,衬以雷纹为地,鸟身上饰云纹。 盘内铸出一条蟠龙,龙首昂起,挺出盘心10厘米,龙身两边鳞纹,中间夹以重斜方格纹,圈足纹饰由六道棱脊间隔分组。每组饰一虎耳龙纹,雷纹为地。盘口径61.5厘米,...
南海是片绝对神秘的区域,它与地中海、加勒比海齐名并称世界三大沉船坟墓,随着举世瞩目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终于整体出水,有关南海沉船的大猜想再次被引爆。 2007年12月27日,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荣耀加身的“南海一号”正式出水。2002年3月以来,国家水下考古队从“南海一号”中先后打捞出4000余件名贵瓷器,包括青白釉六方执壶、青白釉四系...
历时3个多月,4月12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结束,这次发掘面积达到2万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实证确认了民间流传的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揭开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神秘面纱。 俗语有云:“湖广填四川”。而这句话之前却跟着一段沉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严刑峻法,更在兵败时屠城,致四川人口锐减。关于张献忠,民间多有奇闻逸事流传,如入川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