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承德古长城的调查与保护

    长城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河北省承德因其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而成为我国长城分布的重点区域之一。考古调查发现,在承德境内有燕北长城、秦长城、汉长城、北齐长城、金长城、明长城,分布在丰宁、围场、隆化、兴隆、承德县、…[全文]

古长城|承德古长城 2007-03-28 16:51:42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保护需联合攻关

    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左江支流明江西岸的花山崖壁岩体上,岩画长172米,高约50米,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现存人物、动物、器具等各种图像1900多个,为战国至汉代期间壮族先民骆越人涂绘,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人物只画出头、颈、…[全文]

花山岩画保护|岩画 2007-03-28 16:21:21

青州香山汉代漆底彩绘的现场保护

    2006年初,在山东青州香山发现一座汉代墓葬的陪葬坑,发掘出土了成千件的彩绘陶器,包括彩绘陶俑、陶马和其他的彩绘,这些彩绘陶器除上层出现破碎外,多保存完整、色彩鲜艳。在这些彩绘陶俑中有些是直接彩绘的,有些经分析是先用漆衬底,然后彩绘形成的。…[全文]

青州香山|汉代漆底彩绘 2007-03-28 16:11:20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名人故居的保护

    名人故居留下了名人的雪泥鸿爪、前贤的奋斗踪影,具有深厚的底蕴和永恒的魅力,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最值得珍惜的建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围绕这一任务,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纷纷制定规划,…[全文]

名人故居 2007-03-28 16:07:08

中国遗产科学的知识创新应当这样发现、实现和积累

    ——读明十三陵“城墙—古树”报道有感 据报载(《京华时报》,2006-11-29,A03版),明十三陵永陵城墙上生长的一些古树,已危及城墙安全。城墙是文物,古树亦是文物。此时的遗产保护,使两者择一还是两者全保,形…[全文]

遗产保护 2007-03-28 15:59:26

传承城市记忆的明智之举

    北京西城区第一块写有历史沿革概述的胡同说明碑日前安装在了西四北六条胡同西口(《光明日报》2006年12月15 日)。据了解,还有16块这样的刻有胡同的历史沿革、胡同变迁、地名典故、名人故居及胡同长度、宽度等内容的说明碑将陆续在西四头条到八条…[全文]

胡同文化|城市记忆 2007-03-28 15:54:36

浅谈外展中的银器保护——以国际友谊博物馆为例

    银器是国内许多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种类之一,在国际友谊博物馆(以下简称“我馆”)藏品中所占比例尤重。这些国礼来自世界各地,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展示和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工艺水平、设计思想和文化观念,也是各国尽展其文化传…[全文]

青铜器有害锈的去除及修复保护

    当前,随着我国文博事业的快速发展,青铜器修复及保护工作的压力及重要性已日益凸现,并受到各地博物馆的高度重视。以湖北省为例,现有残破青铜器极多,无论是新出土的还是以往积压的,都需要尽快得到修复。这样才可能有效地延长这些珍贵文物的“…[全文]

青铜器|青铜器修复保护 2007-03-28 15:43:58

大渡河挖出新石器与三星堆相似文明

    历时两年的13次考古发掘行动,大渡河中游一个商周文明遗址终于现身———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大渡河中游发现261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遗迹,出土大量陶器和石器。据考古专家介绍,遗址明显受到成都平原的蜀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遗址中的成排石构…[全文]

新石器 2007-03-28 15:33:09

中国研究人员借花粉破解兵马俑身世之谜

    中国研究人员在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身上的花粉深入分析之后,宣称解开了一个身世之谜——战马和士兵是在不同地点制作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自出土以来,这支栩栩如生的庞大军队便成了众多学者解不开的谜。 如今,中国…[全文]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