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长期风雨侵蚀,陕西省凤翔县秦公一号大墓墓坑南坡出现坍塌。为了有效保护这一珍贵文物资源,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加固维修,保护工程于5日正式开工。 位于凤翔县南指挥村的秦公一号大墓,距今2500余年。秦公一号大墓是秦公陵园区43座墓葬中唯一经过…[全文]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历史传承悠久,文化遗产丰厚。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实施了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其中许多重大工程在全省经济社会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加快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强省、促进社…[全文]
汶川大地震让四川灾区的文化遗产与公共文化设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绍续悠悠文脉、重建文化家园,这是灾区广大群众的共同心声,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当前,灾区的生产生活正在紧张地恢复重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设施的重建也在进行中。我们…[全文]
新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于2008年7月1日正式施行。昨日,市规划局开展了《条例》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该《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程序和保护规划、保护措施、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 本市是国务院1986年公…[全文]
2日,龙门石窟环境保护研究展示中心动工兴建,将于两年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中外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龙门石窟周边新发现的珍贵石刻文物,并可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充分领略龙门石窟的丰富文化内涵。 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全文]
作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田野考古项目,自今年3月下旬发掘起,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就聚集了全国人民的目光。东方卫视联手艺术人文频道将于明天16时现场直播广富林考古挖掘,为观众展现4000年前上海先人的秘密,这也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次现场直播大型考古…[全文]
近日,余杭区文物普查队在仁和镇调查时发现了被誉为“晚清浙江省四大名医”之一的姚梦兰墓。 《浙江通志》载:姚梦兰(1827—1897),名仁,字仁斋,号梦兰,以号行,清仁和(今杭州)永泰钱家兜(今余杭区獐山镇)人。初…[全文]
日前,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马站镇谢家洋村的延寿寺内发现部分珍贵文物,现保存较为完好。 据有关记载,这座延寿寺原名铁沙寺,建于南宋开禧年,僧人甚多,武功高强,个个善骑。寺院饲养多头马匹,有两个大石槽,长1.7米,宽0.8米,深0.5米,早…[全文]
记者今天从滕州市文化局了解到,考古学家在大坞镇西北染山脚下发掘一座典型汉代墓。据悉,这是迄今鲁南地区发现的最大一座汉墓。 此墓是由原山石凿成的长方形多室墓,东西6.2米,南北12.3米,由墓道、前室、南北两耳室及五个墓室组成,每个墓室南北…[全文]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重庆主城区发现了新石器及商周早期遗址。 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获悉,新发现的新石器及商周早期遗址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大渡口区,其中杨家嘴新石器遗址、大河口商周遗址,是重庆主城区及附近地区发现的屈指可数的早期遗址,为了解…[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