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变暖不止威胁现代生活 考古宝藏亦面临破坏

    全球变暖会造成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诸多危害。根据科学家的说法,这种现象不止威胁着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还会破坏许多珍贵的考古遗迹。 据国外媒体报道,爱丁堡大学的专家发现,由于受全球变暖的影…[全文]

2011-03-16 15:08:18

2011年四川考古发掘进入“高潮期”

    编者按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四川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伴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四川文化建设迎来万象更新的发展机遇。四川日报记者探访兔年新春的文化新景,崭新变化扑面而来:对外文化交流有了新的海外市场、文物考…[全文]

2011-03-16 15:06:16

沙面整治工程专家汤国华:民居瓦与"红楼"瓦有五同

    胜利宾馆历史廊道非常精巧。记者黎旭阳摄 本报连续两天大版面对广州沙面“文物瓦”丢失事件的专题报道《红楼文物瓦飞到民居上? 》、《市文广新局:介入调查密切跟进》引起各界的极大关注,保护广州历史文物建筑成为同城关注…[全文]

2011-03-16 10:46:58

宋朝古桥屈身垃圾堆续:施工队开始维修中闸桥

    《宋朝古桥屈身垃圾堆》后续 施工队开始维修中闸桥 温岭文保部门排查所有文物古迹 3日,台州商报报道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温岭新河闸桥群之一的中闸桥屈身垃圾堆的事件。 记者从温岭市文广新局及新河镇政府了解到,3月2日,温岭市文物保护…[全文]

2011-03-16 10:29:15

金代铠甲及戎服

    金代是女真族建立的。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铠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金代戎服袍为盘领、窄袖,衣长至脚面;戎服袍还可以罩袍穿在铠甲外面。此图为金代武士的铠…[全文]

2011-03-16 10:27:20

安康最大明代墓遭损毁 文保单位缺人缺保护资金

    看着残缺不全的石马,文管所工作人员痛心不已 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安康市现存的一座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正处在被损毁的边缘。近日,看着从地下挖出的已残缺不全的石马,汉滨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痛心不已。 修路施工挖出石马 在安康市,一提起…[全文]

2011-03-16 10:22:47

元代铠甲及戎服

    元代铠甲有柳叶甲、有铁罗圈甲等。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种本民族的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全文]

2011-03-16 10:20:04

专家聚集吐鲁番为古老水利工程坎儿井“会诊”

    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 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 14日,来自新疆文物保护系统、吐鲁番文物局以及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汇集吐鲁番,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坎儿井保护工程进行“会诊”,借此…[全文]

2011-03-16 10:17:58

西夏铠甲及戎服

    西夏是由党项羌族建立的多民族王国,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西夏的官服为也可作戎服,如辽代的契丹服一样,两者五明显差别。由于西夏社会的封建程…[全文]

2011-03-16 10:17:57

辽代铠甲及戎服

    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在短期内很快强盛,主要是吸收采纳中原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及社会制度,自然也包括军绒服饰。在铠甲方面,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全文]

2011-03-16 10:15:46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