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侨胞在请知书识字的老先生代为撰写侨批的批信,再通过侨批局托寄给家乡的眷属。 汕头侨批文物馆保存的古老侨批 不久前,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5次全体大会上,中国广东、福建两省联合申报的̶…[全文]
戊戌,以安南节度使、同平章事朱全昱为太师,致仕。全昱,全忠之兄也,戆朴无能,先领安南,全忠自请罢之。 ——《资治通鉴》卷二六五·《唐纪》八一 这段话的意思是,朱全昱以其弟之权势得节度使、同平章事之职,但“戆朴无能”,最后…[全文]
叔向的教诲:修德重于积财 《叔向贺贫》是一篇有名的古文。叔向,晋国贤臣,春秋后期的政治家、外交家。他虽不曾官居高位,但以品格正直和富于才识而著称,孔子称赞他说:“叔向,古之遗直也。” 据说,叔向“美而有勇力”,栾怀子非常…[全文]
《论语·卫灵公》载:(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他坦然面对一切,并把这一切看成磨炼人生和琢磨品行的机会。他依旧讲诵弦歌,抚琴吟唱。 但是,他的学生们并不都能达到这…[全文]
优秀建筑,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建筑被拆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七一棉纺厂的4栋建筑就是一例。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文物保护为何总是“甘拜下风”? 上世纪中期,新疆…[全文]
位于我省赤壁市的边陲小镇赵李桥镇,有一条600多年历史的石板街,这里浓厚的茶文化、典雅的古建筑充分显示了明清时期的风格,2002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剥蚀,加上年久失修,如今古街上大部分老房子裂缝严重,部分屋子整…[全文]
记者探访发现 省级文保单位辛弃疾墓破败荒凉亟待维护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这些千古名句,许多人耳…[全文]
这是一群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它们或许见证了某个姓氏某个家族某个村庄某个时代的历史变迁,而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它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近日,网络上一则关于荥阳高山镇石洞沟村“明清古居”未来命运的新闻引发了民间文…[全文]
在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乡附近的一片荒芜之地上,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关于古幽州城的种种传说,但一直未引起世人对这座遗址的关注。 左云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经过实地考察,近日证实了该遗址系古幽州城之说。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大考古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全文]
被破坏的景观灯一角。 游人随意践踏草坪。 近日,有群众反映开放一年多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路灯频遭游客毁坏,草坪被游客随意踩踏。记者前往现场发现群众反映基本属实,园内保洁员面对采访直斥个别游客素质低,随意丢弃垃圾和踩踏草坪是常有的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