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上半年本市屡次发生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毁、破坏,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昨天在文化遗产日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市民如发现类似情况,可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每个举报都将得到市文物局回复,这是比发网络、寻找媒体更快的途径。”他…[全文]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阮仪三认为,上海应该尽量多地保留有特点的石库门建筑,涉及类似公益坊这样的老石库门房子拆除、开发过程应该透明,任何保护、开发应该多听取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石库门房子本身就是老上海的标志和记忆,百年历史的老宅本身就代表…[全文]
“旧旗新帜—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展”昨天在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揭幕,16件经修复后的纺织品文物首次在沪公开亮相。 记者获悉,纺织品文物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当中的一大重要类别,其中清末民初的女性装束和社会团体旗帜尤…[全文]
6月13日是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记者昨天获悉,当天,上海市文广局、文物局将组织全市78家文物建筑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开展相关文化活动120余项。 作为近年“文化遗传日”的“保留节目”,今年对外免费开放的文物建筑包括鲁迅故居、宋庆龄故…[全文]
今年4月,广东路上原三菱洋行大楼遭到承租方“野蛮喷涂”;5月,杨浦区妇幼保健院旧址上的百年老建筑被“误拆”;几天前,浦东新区440岁御界桥“不翼而飞”……近两三个月,沪上接连曝出不可移动文物被损坏甚至消失的事件,引起文博界极大关注。上海市文…[全文]
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7处)以及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3处)。 据悉,贵州省此次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7处,分别为贞丰孔明河遗址、遵义养马城遗址等;古墓葬3处,分别为龙里果里岩洞…[全文]
为加大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的文物和史料征集力度,6月初,丹东市组织多个征集小组,分赴国内各重点省(市)区、重点部队、重点单位,以及国外相关国家和地区,以志愿军老首长和老战士的居住地、志愿军主要参战部队的所在地、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以及…[全文]
6月13日(本周六)是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全市78处文物建筑将集中向公众免费开放。记者从市文物局了解到,修缮后的邬达克旧居,往年热门的鲁迅故居、宋庆龄故居、中山故居,以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铁路博物馆等,都在免费开放之列。…[全文]
据悉,早在2012年6月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网站上发布的《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公益坊赫然在列,编号为“310109945190000186”,时期为“民国”,地处“四川北路街道”。 既然已经被认…[全文]
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在从化区流溪河流域进行文物资源考古调查的成果。去年6月至今年5月,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从化区博物馆等单位组建联合考古调查队,在从化区流溪河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