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建起首家农耕民俗博物馆 生产生活器具堪称古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0余件农耕民俗藏品建成该博物馆。

 

      刘名山,是陕西省靖边县一名普通干部。近年来,他用省吃俭用省下来的20多万元钱,在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多地收集了2000余件农村生产、生活器具,建起了该县首家农耕民俗博物馆。

 

      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传统生产、生活器具逐渐被淘汰,以前在普通农家很常见的一些器具,现在或已变成古董级物件。在刘名山的农耕民俗博物馆里,有封建社会时期女性三寸金莲的裹脚鞋,有农家纺织时的捻线工具,有陕北拦羊汉的羊皮袄和毡鞋,有农村大轱辘铆钉牛车。有农村集体大生产时用过的广播喇叭,有挑灯夜战时用的马灯,亦有现如今在陕北农村仍有人在用的石磨、石碾、铡刀等。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