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现场什么样?今天上午,位于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市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面向社会开放。隔离区内,北京市文研所的考古人员们正在用手铲、洛阳铲等专业工具挖挖铲铲,想象中神秘而又庄严的考古现场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今天…[全文]
上午,市民在农展馆细细端详金漆镶嵌的屏风 摄/法制晚报记者 曹博远 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恰逢北京城建城3060年。首处“公众考古”场所在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正式启动开放,今后热心文物保护的市民朋友将可实地见证、参与本市一些文物考古…[全文]
考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非常神秘而高冷的工作,但是近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一场名为“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的公众考古活动,却把来自各个领域的考古爱好者请到了考古挖掘现场,亲身体验了考古的乐趣,零距离触碰到这片古老土地的脉搏。 这…[全文]
昨日上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众多志愿者来到宁乡罗家冲考古遗址参与公众考古活动 。 罗家冲遗址位于宁乡县青山桥镇。 昨日上午,在公众考古活动现场,志愿者在试用“神器”洛阳铲。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全文]
遗址发掘不再神秘,民众可在现场目睹考古全过程。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6月13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推广“公众考古”。“公众考古”通俗解释就是…[全文]
你想和兵马俑亲密接触吗?今后有机会了!今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省考古研究院昨日启动“陕西考古陈列”,将定期向社会开放,里面的精品文物异乎寻常! “陕西考古陈列”展出的239件(组)精品文物,其中大多都来自近些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新…[全文]
6月13日,广汉三星堆公布一起考古发现,在三星堆青关山发现一城墙遗址,初步判断为商周时期,疑似三星堆古城圈北城墙,与之前发现的东西南城墙一道初步勾勒出三星堆古城的城圈。该遗址还发现了三个墓穴,为新石器时代墓葬。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全文]
日前,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武汉基地(湖北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实施的2015年度丹江口库区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顺利完成。 本次水下考古调查队由救捞、测绘、潜水、考古等专业的20余人组成,分为潜水组…[全文]
“打小就发现山上有那些长相奇特的石头,那时候就觉得很蹊跷,这些东西究竟怎么来的,是天然形成的吗?干什么用的?大了以后对这些东西就更感兴趣了。”平泉七旬老人翟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从小到大,他的心思不都在土地上,更喜欢研究山里独特的石头。 …[全文]
今天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文化遗产日每年宣传的核心是,我们每个国人都该转变观念,要从以前的“文物保护”转变到“文化遗产保护”。 不是文物难道无需保护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