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博物馆及阳明书屋昨天举办特展,所藏近30幅阳明书法珍品集中对外展出。其中《客座私祝》《寓赣州上海日翁书》两幅遗墨真迹是余姚博物馆馆藏珍品,国家一级文物,首次与公众见面。其他展品为拓片和复制品。 据介绍,王阳明现存百余件传世作品多为中国…[全文]
戴墓墩遗址是位于乍浦镇的一处距今5300至40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该遗址分布范围大,出土器物数量多,以出土的玉琮最具重要意义。这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就有先民在乍浦生息而留下千年文明。 然而,乍浦人对戴墓墩遗址究竟发现和发掘…[全文]
八咏楼东北侧发现金华古城墙砖,上有“兰溪州造”、“金华县”等字样 这是首次发现元代“兰溪州造”城墙古砖,它为何会在八咏楼护坎墙里 几块残垣古砖,多少金华往事 古城墙,是金华古城遗失的记忆。它们曾经屹立在婺江边长达千年,有着“两浙城池惟…[全文]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日报道,近日,一支由希腊和美国的考古专家组成的水下考察小组宣布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希腊弗尔尼岛(Fourni)的海底有22只年代久远的沉船,船上有众多珍贵文物。 这次发现的沉船数目巨大,占到希腊已知古沉船总…[全文]
近日,邯郸肥乡县北营村村民王福臣在家中挖红薯窖时,发现一处疑似烽火台建筑遗址。 据今年52岁的王福臣介绍,北营村元代为嗒喇罕寨营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史书记载,肥乡一带曾经是元朝古战场,成吉思汗曾派重臣嗒喇罕在此安营扎寨。 据介绍…[全文]
从上个世纪末,我省开始逐步展开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2012年,浙江省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2〕38号)(以下简称《保护利用意见》),提出“在全面摸清历史文化村落现状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保护利用规…[全文]
2日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专家在对张家界市桑植县官田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汉晋时期的炼铁遗址,并出土了铸有“半两”“五铢”“货泉”等文字的多枚古钱币,以及陶器、铁器、青铜器、石器等文物。 今年8月至10月,为配合张家界市…[全文]
日前,府谷县田家寨镇寨山村发现一处大型石城遗址,考古人员初步判定其年代大约在4000多年前,属于龙山文化时期。 村民常刨出石斧石锤 11月1日,陕西省文物保护员安锁堂说,近日他在府谷县田家寨镇寨山村勘查时发现,七年前榆林市文物普查中发现…[全文]
“传统村落应该是一种活态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10月30日,市政协委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钟德彪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在于人、在于有灵性,因为古村落不单单是建筑遗存,还包括文…[全文]
记者日前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季活动推介目录》已在其官网正式公布,全国各地博物馆的259项展览入选。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举办“全国博物馆展览季”。 据介绍,原创性是本次展览季的最大亮点。在申报项目中,以历史、艺术、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