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市首次发现“兰溪州造”铭文城砖
2015-11-02 21:55:25 来源:金华晚报 已浏览次
记者昨从市文物局获悉,该局工作人员在清理八咏楼东北侧护坎墙时发现一批铭文古城砖。截至10月26日,已发现各类铭文古城砖21块,砖上印有“兰溪州”、“兰溪州造”、“金华县”、“大城”等字样。其中,“兰溪州造”铭文城砖系我市首次发现。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铭文砖的出土为进一步研究八咏楼以及金华城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目前,古砖已转移至市文保所保管,日后将进入八咏楼陈列展览,供广大市民观赏。接下来,该局将对这些古砖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其文物价值。
那么,800年的古城砖里究竟藏了多少秘密?昨天,市文保所负责人蒋金治讲述了这里面的故事。
“子城”城墙如何围出一部“金华史”?
蒋金治说,金华古子城始建于东汉至三国时期,历史上一直是金华历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至今仍保持着历代延续的传统风貌,目前有发现“子城”铭文城砖系早期子城城砖,市博物馆展有该类城砖。
“市博物馆展有早期子城铭文城砖,上有‘子城’二字。”蒋金治说,古子城历史上经受了战争的摧残和城市化建设的影响,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但仍然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此后,古子城城墙屡毁屡建,但历经1100多年,仍保持原有格局,较为完整地提供了作为古城的社会、政治、军事、生活形制和格局的佐证。宋、元、明、清时期均多次修建子城城墙。
据介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起,金华连遭日本侵华飞机轰炸。1938年12月10日,为防空和便于居民疏散,城墙先后被拆,今仅存宏济桥头、明月楼、白莲巷北、高坡巷等几处遗址,较大的古建筑也仅存侍王府、八咏楼、天宁寺、府城隍、明月楼等几处。
为啥出现“兰溪州造”铭文砖?
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兰溪州造砖,文在侧如题,四字正书,无岁月,在蓉峰书院后败垣,郡人邓氏藏。”这段记载时间点为元代末年,即当时已有人将“兰溪州造”铭文城砖作为收藏品,故作此推断。据初步分析,“兰溪州造”铭文城砖应早于“兰溪州”铭文城砖,也印证了子城城墙屡毁屡建的事实。
据了解,兰溪自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建县,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为兰溪州。蒋金治说,古子城城墙城砖出现“兰溪”并不稀罕,明代以前,金华子城城墙在需要修建时,会向各个县“摊派”城砖制造任务,2000年前后古子城开发时有市民称发现过八婺各地县名的铭文城砖,如“稠州”(即义乌)、“武川”(即武义)、“丽州”(即永康)等,此次发现的“兰溪州”、“金华县”城砖也属于该类城砖。
“大城”铭文砖为啥藏在护坎墙里?
蒋金治说,明代以后,金华修缮城墙时,由金华府统一筹措资金修建,城砖铭文也变为了“大城”、“府城”等,此次亦有“大城”城砖发现。
“此次在八咏楼东北侧护坎墙发现如此大量铭文城砖得益于古代修建城墙擅长‘废物利用’。”蒋金治说,明末金华守将朱大典与清军在金华血战3个月,最后弹尽粮绝,在八咏门附近的火药库引燃炸药以死殉国,八咏门也遭到极大的破坏,清代在修筑现在的八咏楼台基时,将古城墙所用城砖砌入其中,从而保留到了今天。其他各处古城墙遗址亦是如此。时至今日,仔细观察古城墙时,还能偶然发现铭文城砖镶嵌其中。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