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府谷寨山发现大型龙文石城遗址 占地60万平方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0月26日至3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考古队队长邵晶等一行5人来到府谷县田家寨镇寨山村,对占地60万平方米的大型龙文石城遗址进行徒步踏勘、研究陶片和实地测量,认定这是继石峁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将再次改变人类对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和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识。

 

  寨山石城遗址有东西四门和望楼,城中心筑在现在的古寨里。石城北临黄河一级支流石马川,东临绿川沟河流。在远古,这里林木茂盛,牛羊遍地,水源充足,鱼类众多,气候宜人,繁衍生息着众多早期人类。在前些日子的一次采风活动中,安锁堂带记者一行连续3天登上寨山山梁对石城进行考察,发现多处已被黄土埋没却又可看出端倪的瓦砾石堆,特别是在坍塌及被雨水冲断形成沟壑处有石垒城墙,便沿着石梁边走边观察,发现石梁延绵不断,有的地方出现沟壑,但可看出沟壑对面有石墙“形断意不断”。在一处被土埋没的石梁处刨了一会儿,下面露出整齐的城墙。走到东边,有几处“凸”出的地方,状似古城“马面”。古人用自然石块、石片砌垒城墙,石块毫无人工打磨痕迹。沿四周走,东西南北4门遗迹明显。因为其城硕大,站在一个点上是看不完整的;又因历经战乱,此城约有数百年无人居住,变为荒城,既史无记载,又长期未引起重视。

 

  第二天再去考察,在70多岁村民杨文华的引领下,见满山农田里、荒草中,到处有灰陶、白陶、红陶片,有绳纹、蓝纹、网纹、格纹,器形有盆、罐、鬶、独脚瓶等。有村民说,农民犁地,经常犁出来完整陶器,有人曾在地里捡到过一个长约15公分的玉铲;还有人捡到过一只玉枕头,用它拴猫,后来这个拴猫玉枕头寻不见了;也有人捡到过旧石器时期的石刀片,至于磨光石斧、石锤、石铲等捡到的就太多了,许多农民家中都有收藏。从这些陶片及石器分析考证,认定这是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巨大石城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三天,安锁堂和记者一行徒步走了城墙三个面,计步器显示12000多步,有7公里多。询问当地老农,说石城内占地约1000亩左右。当时认为应该是远古时一个小国的国都,至少也是一个部落的都城。杨先生说,传说过去叫过“脱脱城”(音)、“亮亮城”(音),最后住过一个女大王叫“翠花城”。其实,这还不是最早的石城名称。距离此地不远处有座远古时期的“王墓”,坟墓堆大如墩台,故此石城曾住过一个王子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如是,则该叫“王子城”才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所发现以后,安锁堂和记者请求田家寨镇负责人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出邀请,而该院也及时派出邵晶等一行5人到现场实地踏勘,初步测出寨山石城东西城门间距为900多米,南北间距为600多米,总面积60万平方米。省考古队专家一致认为:府谷寨山石城遗址是继神木石峁遗址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应同石峁遗址放到同一高度来看待和研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