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最早国都,夏朝终于发现古代实物。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考古发现最早国都,12月12日…[全文]
今年,宁夏考古人员对前期勘探的29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考古验证有汉代墓葬6座、北朝—隋唐墓7座、明清墓16座,并出土了狮身人面石雕像和武士俑等一批珍贵随葬品。 其中,编号为M3的唐代墓葬出土了一组精美绝伦的石刻雕像,共9件。考古人…[全文]
历经长时段考古挖掘,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整理、编纂与修改,集结而成的《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于12日正式出版,备受考古界关注。 当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研讨会上,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全文]
来自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的消息,经过两年多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该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伊川县发现大量春秋时期墓葬及一座汉代古城。 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史书记载“公元前638年陆浑戎迁入伊川”,该市文物部门对和陆浑戎有关的线索非常重视…[全文]
南昌西汉大墓进入主棺开启倒计时,主椁室的清理提取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经过前一天的三维扫描后,12月12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的西面和东南角共清理提取包括漆木器、玉器、青铜器等在内的几十件精美器物。 记者在主椁室西面看到,由…[全文]
12月13日,记者从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随着主椁室进入最后清理阶段,一粒葡萄大小的琥珀被提取出来,同时还提取了各种玉石和带玉石的器物。专家认为,这些文物的出土再次印证墓主身份的高贵。 在主椁室东室南侧,虽经过几轮的提取,但仍堆…[全文]
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的一个河埠头,有块不知“沉睡”了多少年的“老石头”。周边的不少村民都发现“老石头”上刻了字,但就是没人知晓这些文字写的是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文史爱好者的关注,“老石头”的身世被揭开——它是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海宁乡贤蒋百…[全文]
历经长时段考古挖掘,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整理、编纂与修改,集结而成的《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于12日正式出版,备受考古界关注。 当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研讨会上,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全文]
在2014年考古发掘基础上,考古工作者今年对吉林宝马城遗址进行深入发掘,发现了能够证明该遗址为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神庙的新证据,进一步印证了此前的推断。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主峰以北约50公里处。此前的发掘结果表明,…[全文]
“前一段时间,西安考古又发掘了大唐东市,我们现在把正在建设的一个项目都停了,(西安)将参照大唐西市的模式进行东市的建设。”西安市副市长吴义勤在12月11日召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市长论坛上”说。 将参照西市开发东市 已把附近一个在建项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