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博物馆6日透露,徐福东渡入海口丱兮城遗址附近发现一处战汉时期古墓葬,因与丱兮城属于同时期,古墓的发现对研究战汉时期埋葬形制和丱兮城历史有重要价值。 据文献记载,秦朝时期,徐福几次出海求长生不老药,丱兮城是徐福东渡的最后一个…[全文]
民间传说,明末清初张献忠兵败四川,曾经“江中沉银”,大量金银财宝沉入江底,但具体地点成谜。2015年底,一批权威考古专家聚集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基本确定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这再次引发人们对张献忠“宝藏”的关注。 张…[全文]
作为中俄万里茶道起点,汉口东方茶港又增加一史迹。记者昨日从江岸区房管局获悉,该局在历史建筑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中发现,位于汉口兰陵路7-5号的老建筑为原俄国新泰砖茶厂又一遗存。专家认为,这样遗存下来的砖茶厂整栋房屋,是比较有价值的。 据介绍,…[全文]
记者从河北省黄骅市文物保护所获悉,经过近一个月的勘探,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旧城古城遗址勘探工作基本结束,确定了城墙和护城河位置,将为下一步古城保护提供重要科研依据。 旧城古城遗址位于黄骅市南20公里处,现为旧城镇政府驻地。旧城古城即旧高…[全文]
清代状元、兵部尚书茹棻墓区的石碑接连被发现,而他的墓地又在哪里?从2013年2月以来,本报连续对此作了报道,引起众多读者包括全国茹氏后人的关注。前天,记者与文保考古专家再次深入兰渚山采访,不仅详细了解了茹棻大墓被平毁的经过,还意外发现了另一…[全文]
大前天下午,三门亭旁镇刘家村一村民在自家院落连接污水管道时,挖到了一个瓦罐,里面装着一堆古钱币,足足有45斤。昨天下午三门博物馆副馆长叶玲丽告诉记者,这批古钱共2900枚,…[全文]
日前,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在滦南县莲台寺遗址、小贾庄汉代古战场遗址和倴城古城遗址展开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此次调查和勘探工作,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实际踏查和勘探等方法相结合,基本摸清了莲台寺等3处遗址保存现状、平面布局、文化堆积和文化内涵…[全文]
1月5日,中国寿山石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资深收藏家林昊在福州展示他多年潜心收藏的跨越近千年的十二生肖铜纽印章。据介绍,该套十二生肖铜纽印章,年代跨度从宋代至清代,不仅十二生肖栩栩如生,而且每枚印章都刻有不同内容的篆文,具有极高的审美及人文价…[全文]
随着主棺柩进入清理发掘阶段,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进入最关键阶段。近日,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在南昌举行“秦汉考古视野下的汉代海昏侯墓地考古及其意义学术研讨会”,40余位秦汉考古专家就考古发掘的重大成果及意义进行研讨…[全文]
“两河汇流入岷江苍茫中银嶙翻腾”,地处岷江岸边的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汉代崖墓博物馆的门联一语成真。日前,经过对岷江河底打捞的银锭、银饰、金册等文物分析,专家确认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江口沉银”的遗址便在于此。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末年的农…[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