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瓷以“花纹出胎骨、天然去雕饰”,在北宋时已享有盛誉,其表里如一、内外通透的特性在陶瓷王国独树一帜。器型百变、釉色天成,绞胎瓷则是从胎土上别具匠心的陶瓷艺术奇葩。同时,它…[全文]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明,高28cm,底座径13.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全文]
明清瓷器寿文化 刘英杰(洛阳) 编剧,作家,《文化收藏》杂志副主编。 均是描写重阳节,比起唐代杜牧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的无奈,北宋李之仪在《千秋岁》中“…[全文]
古陶瓷分为颜色釉瓷、彩瓷和工艺瓷三大类别。彩瓷分为釉下彩瓷、釉上彩瓷和釉上釉下结合彩瓷,今天重点说彩瓷中的青花瓷。 釉下彩瓷是用彩料在瓷坯上直接施色或者绘画,然后罩釉,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彩瓷。青花瓷是最著名的釉下彩瓷。张浦生先生认为,…[全文]
我国的陶瓷历史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巅峰,而在康雍乾由朝廷内宫秘密制作的珐琅彩瓷则是巅峰之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正是因为在宫廷内制作,而不像历代御用名瓷那样在景德镇御窑厂制作,又因为它兴于清代又衰于清代,再加上民间云中望月般扑朔迷…[全文]
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 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全文]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因吉州而冠窑名。吉州窑是一个窑场系列,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全文]
古玩市场上那么多瓷器,如何辨别真假呢?不少读者希望能知道一些简单的辨伪方法。 瓷器收藏家黄国强认为,辨伪首先要区分赝品和仿品。仿品是文化的延续,仿得好的瓷器同样有收藏价值,且有一定的增值空间。而赝品是在仿品的基础上,人为做旧、打磨、酸浸、…[全文]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吐蕃王朝与唐王朝“和亲”,此后西藏高原与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就没有间断。公元13世纪,西藏正式归入中国元朝版图,从此以后,中国历代…[全文]
宋、金时期,当阳峪窑是一个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千变万化、纹饰独具匠心的大规模窑场聚集区,在做工精细的同时,生产量大得惊人,是当时中国北方最有实力的民间窑场,为中国陶瓷史谱写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