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河窑——颍水之畔的珍珠

登封曲河窑位于登封县(现为登封市)城东南告城镇曲河的东、西、北三面河旁台地上。曲河窑创烧于唐,盛烧于北宋,是河南唐宋时期一处规模较大的制瓷场地。1961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安金槐先生等调查发现,1962年冯先铭和叶喆民先生调查该窑址,窑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曲河村

     

      登封曲河窑位于登封县(现为登封市)城东南告城镇曲河的东、西、北三面河旁台地上。曲河窑创烧于唐,盛烧于北宋,是河南唐宋时期一处规模较大的制瓷场地。1961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安金槐先生等调查发现,1962年冯先铭和叶喆民先生调查该窑址,窑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据宋王存《元丰九域志》记载,曲河在北宋时为登封的三大名镇之一,其南紧靠颍河,交通方便,附近又盛产瓷土原料,为瓷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窑场当时就 设在曲河东、江西、北三面。而且隔山相望,就是钧瓷的故乡——禹县神垕镇,与神垕镇相媲美,堪称神前曲河镇,因此碑文中所记的“商贾云集”是可信的。 登封曲河窑以白釉为主,有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此外还行黑釉、青釉印花、三彩及瓷塑玩具。窑址所出产品可分两 类:一类是较为精致的高档用品;一类是为了减少成本而采用叠烧的碗心一圈无釉的日用器皿。

 

      登封曲河窑的产品主要有白釉碗、盘、壶、注子、罐、盂等。白釉绿彩有注子、罐。白釉褐彩有珍珠地刻花瓶、罐、洗、碗、枕,还有白釉刻花瓶和黑釉灯、罐、碗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登封窑珍珠地刻花瓶

北宋(960—1127年)
高40.5、口径6.2、底径9厘米

     

      登封曲河窑的装饰主要以珍珠地划花及白釉刻线纹为特征。珍珠地划花始创于密县西关窑,登封与密县相毗邻,曲河窑承袭了密县西关窑的艺术风格,并有所改进与发展。珍珠地划花多为瓶、枕之类,制作工序复杂,瓷艺较高,装饰性强,在烧造工艺上也有了新的改进与提高。匣钵上有调节火候的小孔,这就充分体现了登封窑工匠们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关于珍珠地刻花或划花的制作工序大体是:(1)首先在器物的胎骨上施一层白色的化妆土。(2)在化妆土上刻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3)在刻、划的花纹里填上赭色彩。(4)用圈形工具赭色彩在花纹空隙中间或花纹以外的底子上压印上细小的圆圈纹。(5)最后再施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成珍珠地的瓷器,并出现其特有的艺术效果。

 

      登封曲河窑从唐代创烧,中经五代,直至宋元,延续五六百年之久,生产出大批瓷器产品,满足民间的日常生活需要。但珍珠地刻花或划花瓷器,工序复杂,形成较独特的艺术效果,应系当时的高档商品。这在禹县白沙宋墓描写地主生活的壁画中,就有形象的反映和说明。该窑生产的高档瓷器中,有的是贡瓷。

 

 

     

      曲河窑今何在

 

      在登封市告成镇东南1.5公里许的曲河村——1.5公里之内,显然不容两镇共生共荣。曲河镇因瓷而兴,因瓷而衰,其兴也勃,其衰也忽。走过赵宋时代,曲河窑衰落,曲河镇再次沦为小村;与此同时,告成镇再度兴起,直到今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曲河村因开挖房基,把窑址挖出,窑址遗物都堆弃在村边的河岸边

     

      金元时代,颍河之畔诸窑相继断烧,登封东南的告成、登封西南的颍阳自此再也没有设立县置,彻底并入登封小县,颍河流域就此“塌陷”。

 

      登封遗存下来的文献,大都是明清文献。此时颍河之畔诸窑已经断烧,自然难见文献记载瓷窑。颍河之畔诸窑辉煌之际,行政区划颠来倒去,诸窑文献阙如,当可理解。各种因素纠结在一起,让辉煌灿烂的登封诸窑,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重新发现登封窑,是在1962年5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在《中国陶瓷史纲要》一书中有提及。



责任编辑:小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