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歌——当阳峪窑品种大观
宋、金时期,当阳峪窑是一个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千变万化、纹饰独具匠心的大规模窑场聚集区,在做工精细的同时,生产量大得惊人,是当时中国北方最有实力的民间窑场,为中国陶瓷史谱写了灿烂的一章。
宋、金时期,当阳峪窑是一个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千变万化、纹饰独具匠心的大规模窑场聚集区,在做工精细的同时,生产量大得惊人,是当时中国北方最有实力的民间窑场,为中国陶瓷史谱写了灿烂的一章。
罐圆口、短颈、鼓腹、平底、颈部施白釉 外腹部釉色为褐白两色,纹饰呈羽毛状
绞胎瓷
北宋时, 当阳峪窑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巩县窑的绞胎传统,将绞胎制瓷工艺发展到了顶峰,完成了由陶到瓷的历史转变。高温烧造,胎质细密坚硬,釉色油润光亮,几乎不吸 水,完全符合现代瓷的标准。而唐代绞胎与唐三彩一样,基本上都是陶质的。当阳峪窑绞胎瓷的烧造成功,为中国陶瓷增加了一个新品种。绞胎瓷的制作方法是用 黑、白等多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交替糅合、折叠、盘卷、切刮,经拉坯或模压成型,再粘贴、镶嵌、拼接而成。这样胚体上就出现两色或多色相间的美丽图案,再 施以透明釉或黄、绿、棕、翠蓝、三彩釉入窑烧成(也有先高温素烧,施釉二次人窑烧成)。
绞胎工艺是当阳峪窑特殊之作,羽毛纹对称整齐有序,木理纹似木纹流畅,水波纹如行云流水,编织纹如草编、竹编般逼 真,还有条带纹、石理纹、树叶纹、麦穗纹、蒂纹、涡纹等,开创了我国陶瓷胎变装饰的先河。绞胎装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渗化的效果,构成了绞胎瓷的 特有韵律,巧夺天工。绞釉瓷几乎是与绞胎瓷同时出现的。所谓绞釉瓷,绞的并不是釉,也不是绞的化妆土,而是“绞花”,是各种彩料的综合运用。施彩方法不难 想见,是运用各种特殊技巧,或借助外力,使胎体在不同角度倾斜的状态下,或在旋转运动中,使彩料形成绞花纹饰,具有流动韵律之美。常见品种有白釉黑绞花、 翠蓝釉黑绞花、三彩黑绞花、绿釉黑绞花、棕黄釉绞花等。
红绿彩
当阳峪窑是最早烧造红绿彩瓷的窑场之一。耿宝昌先生指出:“当阳峪白釉红绿彩绘亦较突出,以人物塑像、盘碗为常,绘以荷莲、菊花、鱼藻,生动活泼,开拓了五彩瓷的历史先声。”当阳峪窑神庙碑有“开时光彩 惊奇异,铜色如朱白如玉”的描述。当阳峪与王封窑遗址不断有红绿彩瓷碎片出土。就在距王封窑北约2公里的老万庄金墓,曾出土1件红绿彩绘缠枝菊纹罐,应是王封窑所烧造。近几年来,焦作附近的获嘉县、博爱县、沁阳市、新乡市以及安徽省泗县等地出土的红绿彩等残瓷碎片,大部分都是当阳峪窑的制品。红绿彩是在已 烧成的白瓷上,以红、绿、黄等色料描绘纹饰,再经低温二次烘烤而成。当阳峪窑、王封窑是烧造红绿彩瓷最为集中的地方。王封窑还生产一种集刻剔花、釉下黑绘 花、釉上红绿彩绘于一身的复合彩瓷。
剔划花瓷
剔划花瓷是当阳峪窑最为精美的品种之一。当阳峪窑的窑工从千里之外的耀州窑请回窑神百灵翁的同时,也将耀州窑的刻剔工艺学到了手,并将刻、剔、划技术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主要品种有:
(1)白地剔花:是在坯体上施白色化妆土,用工具划出花纹轮廓,再将轮廓之外的化妆土剔掉,露出胎地,施透明釉烧成。
(2)黑釉剔花填白:制作方法是在施白色化妆土的坯体上再施黑色料浆,刻画出花纹,剔除掉花纹内(或外)不需要部 分,并在适当部位篦划出花蕊、叶脉,再在剔除及刻画部位填入白色料浆,最后施透明釉烧成,这是当阳峪窑的高级制品,现存故宫博物院的黑釉剔花填白牡丹纹梅 瓶乃其经典之作。陈万里先生说:“器物的全身布满了缠枝牡丹纹,却不显得过于繁杂;花花叶叶互相缠绕,却不显得琐屑散漫。只看见许多欣欣向荣的花叶,迎风 飞舞般地嵌插在一个挺秀的瓶身上,十分雅洁、高尚、健康而优美,黑白的对比处理得很适宜,黑的色泽如漆如墨,白的光彩如蜡如玉。至于釉色——即所谓质的温 润晶莹之感,也可以通过图片体现出来,这是当阳峪窑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看出民窑造瓷艺术的卓越成就。”
(3)三彩剔划花:宋三彩是当阳峪窑最为出色的品种之一,此类制品多是将刻、剔、划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到同一件器物上,精致华丽。其他还有绿釉剔划花、黄釉剔划花、酱釉剔划花等等。
当阳峪窑剔划花技法娴熟,纹饰繁复华丽,是宋金时期“剔花瓷器生产更为集中,装饰技法与风格发展得更为全面和充分的窑场”。
白地黑花瓷
釉下白地绘黑花瓷是当阳峪窑乃至整个磁州窑类型的特产,是在施有白色化妆土的胎体上,以当地一种铁矿石为颜料,用毛笔绘出各种纹饰,再施透明釉烧成。纹饰呈黑或褐、铁锈花色等,亦有施黄釉、绿釉、孔雀蓝釉等品种的。纹饰有植物花卉、人物、动物、文字等。
宋代当阳峪窑酱釉尊六瓣花口,造型新颖别致
酱、紫釉瓷
酱、紫釉瓷是当阳峪窑的大宗高质量制品,最能体现当阳峪窑烧造技艺的高超。当阳峪窑考古发掘出土的大批酱、紫釉瓷 器,说明至少在北宋晚期该窑已能成功烧造此类器物,其制作精致规整,胎质坚硬,变形极小,釉色光亮纯净。如酱釉碗残件,制作精细,釉色光亮,用手抚摸光滑 如婴儿肌肤,视之如绸缎般光滑滋润,毫不逊色于定窑制品。
宋代 绿黄釉胶胎钵残片
宋三彩瓷
三彩以及绿釉、黄釉、孔雀蓝釉等低温色釉品种,胎质砖红色,多为陶质,但色彩艳丽,制作精细,是当阳峪窑较为珍贵的品种。纹饰有花卉、禽鸟、鱼鸭、人物等。东焦作窑更是三彩、绿釉陶瓷制品的专业窑场,出土器物甚多,工艺精良,纹饰洒脱,釉色浓翠,最为精美。
当阳峪窑 铁锈花瓷片
铁绣花
在当阳峪所收集的瓷片和器物之中,铁绘的装饰技法很多。它的工艺技法是在坯体上过白化状土后,在泥坯干燥之前用黑色绘料(一种含三氧化铁的矿物质绘料)快速将纹样绘成。所以,画工必须具备熟练的技巧,以较快的速度一气呵成。
铁绘采用了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简练、豪放、潇洒。纹样多以花、鸟、虫为题材,也有龙纹、凤纹、人物、诗词等题材。
当阳峪除铁绘外,还有白底酱绘、黑地酱绘等瓷片。
钧釉瓷残片
钧釉瓷
当阳峪窑从北宋后期开始烧造钧釉瓷,是中国最早生产此类乳浊釉瓷的地方之一。基本釉色是天蓝、天青色。多数有红、紫斑玫瑰,还有复杂多变的窑变色彩。当阳峪窑品种繁多,其他还有细白瓷、黑釉窑变兔毫、油滴、青瓷等。
往事如歌,一跃千年。“当阳峪”——一个在县志与史籍中都不曾见到记载,一个堪与汝、定等名窑相提并论的瓷窑,将吸引人们不断去探寻它那深藏的秘密。
责任编辑:小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