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釉划花盘口穿带瓶 唐代 尺寸:口径9.3,底径9.3,高32.6厘米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出土 盘口,腹两侧有穿带,这些都是为适应游牧民族生活而出现的特征,是北方游牧民族所用瓷器。[全文]
龙泉窑豆青釉琮式瓶 辽(宋) 高18、口径3厘米 1975年吉林省扶余县班德古城出土 胎质洁白,釉色青碧,光泽柔和。上部仿古代玉琮形式,下部为方形座,整器状如一座小塔。座身四壁均饰相同的卷曲纹和草叶纹。线条流畅,清新明快。在施釉较薄…[全文]
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元 高11.4、口径13厘米 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纹,呈竹节状。口沿为青花唐草纹。内壁暗花印行龙二条。外壁用青花绘一游龙,并衬以火焰纹。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线条流畅有力,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全文]
定窑紫釉印花碗 金 高5、口径17厘米 1974年吉林省哲里木盟奈曼旗白音昌出土 胎薄而细。芒口,矮圈足。釉色滋润柔和,莹洁可鉴,内壁饰花纹六组,每组内容不同,有牵牛花、牡丹花、荷花、梅花等图案。构图井然有序而又富于变化。施紫釉的定…[全文]
龙泉窑观音像 元 通高24.2厘米 观音为堆塑素烧坐像,头戴花冠,身披璎珞,庄严肃穆,神态安详。像前左右有子作侍奉状,显得虔诚毕敬。右侧置一净瓶。背龛以丛镂空卷云纹成顶罩,当为民间所供奉之遗物。顶罩略有残损。[全文]
银釉鸡冠壶 辽 高25、口径6厘米 1975年吉林省哲里木盟奈曼旗沙力好来出土 淡黄陶胎。扁身,短管口,口唇微侈。上有马鞍状双孔泉,供穿绳用。体侧有皮条及针痕装饰。通体施绿釉,壶身呈现光艳悦目的银斑。壶身两面压划卷草纹,纹饰简洁明快…[全文]
乾隆款仿钧窑双耳瓶 清 通高29.8厘米 鼓腹,贯耳,圈足。造型仿宋官窑,釉色仿钧窑。造型端庄稳重,釉色青、白、蓝、紫交相辉映,艳丽夺目。乾隆时期(1736―1795年)是我国清代瓷器工艺的鼎盛时期,达到了“制作日巧,无物不备”的地步…[全文]
龙泉窑刻花食盒 清 通高21、口径29厘米 盖面等距刻蝙蝠五只。 盒身以系耳为界,分为两区:一区为牡丹与荷花,另一区为菊花和梅花。并分别配以五言诗句:“春牡百花王,夏荷满池中,秋菊多佳色,冬梅映雪芳”。象征“五蝠(福)临门”、“四季…[全文]
龙泉窑湖绿釉贴菊花纹洗 元 高2.5、口径16.5厘米 釉色呈浅湖绿色,柔和淡雅。矮圈足。内底中心贴一朵深红色菊花,图案规整却无板滞之感。红绿相映,显得典雅秀美。[全文]
福建漳州平和窑址自20世纪80年代经大规模发掘陆续出土大量文物,在“南澳1号”水下考古中,也出水大量的平和窑瓷器,其产品有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青釉、白釉、黑釉等,以青花和五彩为主。 平和窑五彩瓷是在已烧成的白瓷上,以铜、铁、钴、锰等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