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宋代民汝窑香炉
在汝窑遗址考察时,管理员告诉我大雨布覆盖着的便是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汝窑,那一刻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期待。管理员轻轻卷起大雨布,遗址完整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惊叹世界闻名的汝窑竟悄无声息、与世无争。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喧闹吵嚷的其实是争名夺利者,站在那片汝瓷前,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感悟。
在汝窑遗址考察时,管理员告诉我大雨布覆盖着的便是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汝窑,那一刻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期待。管理员轻轻卷起大雨布,遗址完整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惊叹世界闻名的汝窑竟悄无声息、与世无争。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喧闹吵嚷的其实是争名夺利者,站在那片汝瓷前,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感悟。
此尊盘形口宋代民汝窑炉,于烧制汝官瓷的所在地宝丰县清凉寺出土。它高9厘米,炉口直径8厘米,束颈,扁鼓腹,下附三兽形短足;炉底中心形成自然凹陷,一厘米见方。胎体厚重,胎骨坚硬,除了内壁底部有些露胎外,其余均为满釉;施釉肥厚、莹润、饱满;釉彩呈香灰色,土气较重,留下了明显的被泥土侵蚀的痕迹。整个香炉造型古朴,气韵典雅。在汝窑遗址实地考察时,我见过不少民汝、官汝出土遗物,此尊盘形口香炉的釉色离官汝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民汝窑。但就是民汝香炉如此完整的也颇少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汝窑创建于宋初,鼎盛于北宋晚期。为宫廷烧御用器时间很短,而生产民用汝器的窑场却不少。汪庆正先生在《汝窑的发现》一书中指出:"北宋后期,汝窑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宫廷指派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一个窑口被钦定为官窑并不容易,应有一个技术传承过程。当时汝窑生产的瓷器的质量已鹤立鸡群,其中有些窑场的产品先被宫廷选用,后来再为朝廷征用,最终被皇家所垄断,钦定为官窑,不再为民间烧造瓷器。其实,一些官窑在钦定为官窑之前,就是民窑。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可见,汝窑是民窑生产的,既有被官府挑剩下来的汝器,可以在民间流通,也有专门为老百姓生产汝器的汝窑。
汝器在南宋初就十分珍贵,历代皇帝都把汝器视为吉祥之物,镇宫之宝。到了元、明、清各朝代,更是深藏宫中。至清末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汝器才流出宫外。北宋之后历朝历代都曾尝试着烧制汝器,但没有一次成功。明清时期,几代皇帝都曾招募天下优秀工匠,在景德镇建御窑仿制其他名窑的瓷器,都可以仿到乱真,唯独天青色的汝器无法如愿仿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