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曹晓娟)近日,在北京琉璃厂西街的艺融美术馆,“和而不同——高玉国、于光辉、陈一峰三人联展”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主要展出三人的“人物画”,其中陈一峰先…[全文]
中国文物网:您在与师承父亲艺术脚步时得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父亲身上最闪光最吸引您的是哪些方面? 傅二石:我自幼随父亲学画,他对我的影响极大。他对世间有诗意的东西,无论自然万象还是名人典故,都想试试他的画笔,想用画作诉说他的心意。面对雄伟壮…[全文]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曹晓娟)近日,应美国中华文化基金会邀请, “水墨·中国梦——当代中国画精品展”在美国纽约国家艺术俱乐部开幕。这两年,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个展与集体联展铺满了各大城…[全文]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是通过科举制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清代,自顺治入关开科取仕,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七十岁恩科为止,一共开了一百十二科,取了一百十四位状元。…[全文]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华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组委会主任陈德泉向媒体介绍本次交流展 众多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2013年11月16日,“两岸情•心连心--中华两岸书画艺术…[全文]
牡丹又名富贵花,洛阳花,生在洛阳的赵景顺先生自然会对这种“花中之王”雍容大度,的牡丹花有所钟爱。牡丹自古以来就受国人的喜爱,它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牡丹花之所以受到画家如此的宠爱,是历史的选择、…[全文]
近日山水画家张仕森作品“和风牧笛醉斜阳”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协调局选为国礼,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党主席严隽琪女士代表中国和裁会赠送给斯里兰卡总统拉帕克萨先生。 张仕森现任中国当代山水画院院长,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全文]
中国文物网:“李家山水”已经成为绘画界的一枝独秀,对于它今后的继承和发展您是怎样看待的? 李小可:“李家山水”并不是图像的模式,而是一种非物质的艺术精神,要用其指导水墨艺术的发展。因此今人要…[全文]
近日,《翰墨铸情--陶洪君书画摄影集》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陶洪君先生近期作品200余幅。这些作品既体现了作者的精湛的艺术水准,又反映了他多年来在艺术道路上的艺术取向和审美精神。 陶洪君,1963年代生于牡丹江,祖籍河…[全文]
书法家韩宁宁从10月21日开始,由北京开始驾车南下,进行书法交流和拜访书友,于11月8日圆满返回。 韩宁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员、北京市书法家篆刻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篆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