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需在真山真水中寻求中国画的真谛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曹晓娟)近日,应美国中华文化基金会邀请, “水墨·中国梦——当代中国画精品展”在美国纽约国家艺术俱乐部开幕。这两年,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个展与集体联展铺满了各大城市的画廊与美术馆,中国画应各方邀请,前去莫斯科、纽约、伦敦做出过大量展览。随之而来的“国画艺术家”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标杆头衔,大量的传统山水、花鸟、人物画作品迅速出炉,迎接各方赞扬与奖项。这种像快餐一样普及的绘画现象是否就是中国画复兴的标志呢?长期活跃于西南地区的艺术家陈一峰先生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中国画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是工笔与写意,也可以画山水、花鸟、人物等,绘画语言与表达方式存在不同,但是都可以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和谐”。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早期,中国的老子、庄子都曾经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些都反映在了中国的传统绘画上。艺术家要与创作的内容达到呼吸一致,无论工笔还是写意,追求的都是一种传统的和谐美感,无论古代文人还是现代艺术家,他们追求的深刻内涵差距并不大,要的就是那种在和谐之中产生美的“气象” 、美的“境界”。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看不懂中国画,内心总是处于危机状态、恐惧状态的人很难理解中国传统画,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需要处于一种和谐境界的人去解读。

真山真水才能出中国画。很多国外的观众从不欣赏中国画到慢慢接受中国画,除了他们在境界与心态上达到了欣赏中国画的要求,更是因为他们见到了中国的山水、花鸟、人物,才能产生美的享受,产生对中国画的认可。除了和谐美,中国画画的也是山、水、花、人这些实物,不是在空想中度过的,这就要求艺术家除了要在内心追求一种“和谐”的状态,更要在真山真水中生活。一个一直生活在城市,只是去山山水水的地方旅游的艺术家,画出来的基本还是“假山”、“静水”,就算心态上达到了画中国画的意境,也画不出真正的中国山水。

陈一峰先生说:“相对于城市,我已经习惯了西南山区的生活。北京在我的印象中已经模糊掉了,这些林立的高楼、喧嚣的汽车马达声都令我十分不适应,这里的山水不是我作品中的山水,也不会是我生活中的山水。”中国画中的内容都是中国文人与现代艺术家生活的地方,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中国画的创作是枯竭的、没有生命力的。追求中国画的本质是一个画家“上下求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态跟境界都是非常重要的,高于两者之上的就是要在真山真水中生活,让生活融入绘画,在绘画的山水中生活,这样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画家简介:

陈一峰,号大容山人,1960生于广西玉林市。1982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97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助教班。现为广东惠州学院艺术系副教授,广州画院签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受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五二一三部队“文化顾问”。

参展与获奖:

1991年在南宁广西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8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9年中国画《三月笙歌》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3年中国画《背负大山的人》入选全国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

2003年油画《醉人的冬》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2004年连环画《山魂》(与雍生合作)入选陕西省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05年中国画《钟馗》等参加“中国实力派画家香港邀请展” 。

2005年中国画《高原人》入选广东第四届中国画展,并获优秀奖。

2005年中国画《高原的早晨》入选首届中国写意画展,并获优秀奖。

2006年中国画《高原之晨》入选广东美术大展,并获优秀奖。

2006年中国画《远方的足音》、《雪域的汉子》等入选广东星河特展。

2006年中国画《喝奶茶》、《母亲》入选“农民·农民”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

2007年中国画《岁月》、《高原的早晨》入选第二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全国中国画创新作品展。

2008年中国画《远方》入选广东第五届中国画展,并获金奖。

2008年中国画《悠悠岁月》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作品发表

《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江苏画刊》、《画廊》、《美术界》等。

收藏

油画《喜遇》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出版

《陈一峰速写集》、《陈一峰扇面集》、《中国当代十人·陈一峰作品集》。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