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收藏品的书画,多用纸绢作为材料。收藏界有句古话,“纸千年,绢八百”。实际上,如果保存得好,纸、绢质字画使用寿命更长。反之,如果保养不好,则几年时间就可能损坏。纸、绢材质…[全文]
一、文房四宝的历史 1、笔的历史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魁力。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留传至今的古笔实…[全文]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写诗近万首,是唐以来唯一自成宗派的诗学泰斗,素有“小太白”之美誉。他的名句…[全文]
正月初一,岁之朝也,旧时此日,人们为贺此一年之始,将腊梅、水仙、天竹等花 卉,及果品、盆景、古器诸物作为清供之品,祝福这一天的到来。古来众多文人雅士将岁朝清供泼墨成图,悬画…[全文]
钱松岩的绘画早年受石溪、石涛影响颇深,偏于细秀的画路,又结合了华岩的笔法和点景人物的处理手段,还参照着太湖之滨的山水人情,做到了雅俗共赏。六十岁后游览祖国名山大川,锐意探索…[全文]
明代书画形式,除卷轴、册页之外,又出现了折扇与对联,而纨扇没有了,手卷的前部出现了引首,这在宋、元手卷中是没有的。 明代其早期绘画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总的是以学习前人为主。一部分人追求南宋画院遗风,即学马远、夏圭一路的山水,多使用侧…[全文]
朱熹书《致彦修少府尺牍》,纸本,纵27.3厘米,横55.1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14岁丧父,19岁进士及第,曾…[全文]
高士奇行书七律诗轴,山东省博物馆藏 清初,为了稳定政局、拉拢文人,同时也由于传统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深厚积淀和巨大吸引力,清统治者对汉文化,尤其是书画、诗词等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一时期,被尊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其一…[全文]
沈周《庐山高图》 沈周的《庐山高图》,1467 年,轴?纸本?设色,193.8 x 98.1 公分,现藏于台北故宫。 《庐山高图》画的是庐山的美景。画中高耸的山峰层层堆栈,山石直入云霄,山势险峻,有的雄浑壮观,有的孤峰 凸起…[全文]
林风眠(1900-1991) 打渔杀家 纸本 彩墨 林风眠先生于1951年移居上海,经常欣赏京剧、越剧,戏曲人物便成为林风眠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并创作了大量戏剧题材作品。这幅《打渔杀家》是画家赠送给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的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