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著名的大学问家、书画家兼鉴藏家黄宾虹,在书画鉴藏方面的名声,可能不如他在文艺研究、古文字研究、金石考据或书画创作、画学理论研究上更为突出,但是他以书画创作、画史研究…[全文]
多年来,近现代历史长河中的民国书法板块总体表现平平。然而,这种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包含孙中山、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的关注度正在慢慢升温,成为拍卖场的黑马。 民国书法一直延续着…[全文]
书画界有一种说法叫做“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意思是说,书画是书写内心情感的,因此作品是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假定一个老师带了30个学生,绝大部分学生的字猛然看上去都像…[全文]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其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我们分批展出历代书画家…[全文]
我们要讨论进而研讨的就成了关于“中国画”的议题。兹事体大,亦简单亦复杂,小小一管毛笔的事情,真要论起来,话亦非五车可止,现只说个小题目,予诸公请教。 中国水墨艺术源远流长…[全文]
在汉语词汇中,“歌”或“唱”之艺术曰“歌唱”,“舞”或“蹈”之艺术曰“舞蹈”, “画”或“绘”之艺术曰“绘画”……若按此构词规律,“书”或“写”之艺术该称为“书写”,然而事…[全文]
在某收藏家处看了一千多张朱新建的画,有风格化的美人图,也有媒体上看不到的金瓶梅及其他春宫画。席间,收藏家说朱新建是五百年来第一人,我向来对此说法表示不以为然,较较真,五百年来有多少第一人?每年都有人如此夸人或自夸,五百年来恐怕有五百人了,五…[全文]
会背《兰亭序》吗? 我随机问过一些书法家朋友,大都回答“不会背”。《兰亭序》是一篇精短的美文,全文仅324个字,要背熟应该是不难的,书法家朋友们之所以“不会背”,料想不是“背不会”,而是没有想到要去背熟它,所以才“不背会”。 巧的是,就…[全文]
人们收藏书画作品时,大都知道要收藏有艺术个性和发展潜力的艺术家作品,但每每问到什么作品才有艺术个性和发展潜力时,许多人都会一时语塞。笔者也常被人问及,往往也是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总觉得这其中靠意会多于言传,但由于询问的人多了,也就不得不作一…[全文]
《兴福寺碑》也称《半截碑》,为兴福寺僧大雅集王羲之行书,存三十五行,每行二十三四字不等。此碑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一同被视为唐代集王书碑刻精品。 王羲之帖在唐朝以后便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