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西泠春拍精品:吴昌硕《水墨花卉四屏条》

2015西泠春拍精品:吴昌硕《水墨花卉四屏条》

    吴昌硕(1844 ——1927)兰石花果四屏 水墨纸本 四屏 1924年作 142×51.5cm×4 出版: 1. 《缶庐老人诗书画第一集》,中华艺术大学…[全文]

2015-06-29 09:18:56

子女眼中的书法大家王蘧常

    父亲于1989年10月25日去世,至今也已有26年。但我们对父亲的思念,却丝毫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弱。 今年农历五月初六(2015年6月21日)是国学大家、书法大家王蘧常先生115周年诞辰。王蘧常书法尤以章草驰名海内外。虽然…[全文]

2015-06-25 23:14:49

关于黄宾虹的创作及其市场意义

    今年,黄宾虹先生诞辰150周年、逝世60周年,关于他的创作及其市场形态,大伙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黄宾虹晚年的作品人称“黑老虎”,一般人看不懂,不喜欢的也不少。学术界大多对他评价很高,收藏界大多视他为畏途,这两条平行线近年来似乎在靠…[全文]

2015-06-25 23:13:33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所谓用笔,包括使用毛笔与字中点划两方面。只有掌握了毛笔的共性与个性,因势利导,笔才能与手配合,发挥功能,写出好字。否则违背笔的性能,勉强使用,虽苦学功深,也难收到较好的效果。…[全文]

2015-06-25 23:11:58

天天练字就可以成为书法家吗

    现在关于书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没落了,另一种是说繁荣了。讲繁荣,是说写字的人非常多。很多人觉得书法就是会写字就可以卖钱,就转行写字了,像一些本来搞经济、医学、哲学的都改行写字了,觉得写几个字来得更舒服、痛快。那么,这种繁荣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全文]

2015-06-25 23:10:28

怀袖雅物赏扇画

    扇子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起初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一种礼仪工具。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全文]

2015-06-25 22:55:37

书法收藏市场劲吹民国风

    本月初,笔者在北京举办的一场“畅怀—历代书法夜场”拍卖会上了解到,梁启超《金刚经》以超估价16倍的价格575万元成交;吴昌硕的《行书自作诗手卷》以471.5万元成交,超最低估价近4倍……民国书法一直延续着清代余脉,民国书坛群星璀璨、蔚然大观…[全文]

2015-06-25 22:52:58

欧阳询书法少有争议缘于法度

    研读《中国书法批评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欧阳询是位少有争议的书法家。姜夔《续书谱》云:“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乃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一句话,把唐人否了。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一本书,把传承一千多年的帖学否了。唐以后的一千多年中,虽名家辈出,…[全文]

2015-06-25 22:51:07

关良:民国主流画派以外的重要画家

    中国画领域,京津地区凭借接近政治文化中心的地域优势,主流创作自然更加符合新时期的创作规律,新的京津画派,既是旧的京津画派的继承和延续,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完全属于新概念的画派还有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他们分别侧重以新的和传统的创作方法,都很…[全文]

2015-06-25 22:48:44

书法究竟属艺还是属学

    我已好久不参与学界或书界关于书法问题的讨论了,因为笔墨官司终难有明确的结论。然而,近日围绕书法究竟是不是艺术的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辩论,怒发冲冠者有之,讥嘲热讽者有之,上纲上线者亦有之。思考再三,我情不得已,拾笔而言。 书法是不是艺术…[全文]

2015-06-25 22:47:20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