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从书法中识破人心
2015-07-14 08:51:43 作者:朱飞军 来源:杭州日报 已浏览次
书画界有一种说法叫做“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意思是说,书画是书写内心情感的,因此作品是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假定一个老师带了30个学生,绝大部分学生的字猛然看上去都像老师的字,但仔细看去,你会发现每个人又有细微的差别,或表现在结字,或表现在用笔,或表现在布白,总有自己细微的特点,每个人皆不同。所以,书如其人是一定的,但在何处表现为书如其人,这是不一定的。
书画界有一种说法叫做“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意思是说,书画是书写内心情感的,因此作品是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假定一个老师带了30个学生,绝大部分学生的字猛然看上去都像老师的字,但仔细看去,你会发现每个人又有细微的差别,或表现在结字,或表现在用笔,或表现在布白,总有自己细微的特点,每个人皆不同。所以,书如其人是一定的,但在何处表现为书如其人,这是不一定的。
试举两例:这是毛泽东手书的清人严遂成的诗《三垂冈》,整体上气势非凡,千军万马如入无人之境,谁人能当?
(译文: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然而攫取这篇手书的片段,单单从线条方面来看,其走线如绵绵白纱,柔软随和,不尖不钝不张扬,没有硬折,也没有直挺挺的硬线,全部是曲线缭绕而成,似乎是很好说话的九岁儿童。
再看周恩来的这幅七绝,诗很有气势,用笔也粗壮有力,说一不二。
截取其片段看,字形方正,转折厚重,直线粗直有力,粗看的感觉雄气外露,个个字都端严而充满张力。总体感觉是强势的。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其内在结构,却是规规矩矩,一字一位,不越雷池,整个篇章都符合传统的章法布局,并无多少新意。这与毛泽东书法的气魄相距甚远,更与毛泽东书法那横扫一切之气度不可同日而语。
以此看来,毛泽东雄才大略,但他的字线条却是绵软纤细而不威猛的;周恩来心细如发,而他的字却是方折雄壮,斩钉截铁的。实际上,他们二人的书法个性并非体现在其外形上,而是体现在章法布局上,毛泽东的字内在结构奇宕纵横、出人意表,是一个开天布地的才略。周恩来的字则应规入矩、传承有序、照应周全,并且几十年如一日,风雨不变,如钢打铁铸,与其为人正好十分相合。
所以,“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正如现实中的人有多样性、隐蔽性,并非一眼就能看穿一样。尤其是对于训练有素的书法家,带有许多专业习气,个性往往被遮蔽多多,不是很容易被看出的。因此,虽然“书为心画”,却也是丰富复杂的。但是无论如何地隐藏或者修养得滴水不漏,毕竟书法还是心性的体现,人们在书写中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表露出自己的内性,想完全遮盖也是不可能的。唯其如此,才更有趣。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正是书法能够直接反映人的心性和当时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所以就有了很重要的艺术价值。世界是多样的,人性是多变的,书法能够表现人性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只有细心体会,并且通过对于作者的多方面考察和研究,才能见出端倪,识破其“庐山真面目”,从书法中识破人心。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