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褚本兰亭:行云流水满纸诗
2015-07-08 14:13:41 来源:北京晚报 已浏览次
兰亭雅集故事本发生于东晋永和九年,当时会稽文人雅士四十一人共聚兰亭,修禊祭,宴曲水,逢酒抒发文志,即兴赋诗一卷,由王羲之当场作序。这篇序情感隽永和畅,笔意婉转流连,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今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将迎来它90岁的生日。没有了大操大办的庆典,故宫博物院用贯穿2015年整年的精彩展览,为观众奉上一道道文化盛宴。《清明上河图》、《伯远帖》、《展子虔游春图》还未正式露面,便已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与此同时,台北故宫正在举办的“典范与流传——范宽及其传派特展”,包括《溪山行旅图》、《临流独坐图》等众多佳品惊艳亮相,让人们大饱眼福。
为了能更好展现故宫展品背后的故事,我们特别开辟专栏,与读者一道畅叙幽情,共揽盛景。
此次故宫武英殿书画展,逢四年轮回才得见《羲之行书兰亭序第二卷—褚遂良摹本》。四年前因为这件国宝有限展要求,展出时日不多即被撤下放回库房涵养,此次再度展出实在是难得。
兰亭雅集故事本发生于东晋永和九年,当时会稽文人雅士四十一人共聚兰亭,修禊祭,宴曲水,逢酒抒发文志,即兴赋诗一卷,由王羲之当场作序。这篇序情感隽永和畅,笔意婉转流连,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当今海内外流传有兰亭数个摹本,皆因为唐太宗皇帝酷爱王羲之书法,尤其是《兰亭序》。他让当朝法书名家临摹数本,广赐天下。现今兰亭序真迹仍无下落,有传说已殉太宗昭陵。
此次得见细部,必应加倍珍视。现藏故宫的“唐冯承素摹兰亭序(神龙本)”被称为与原作最相近的本子。冯氏本供职弘文馆,深得唐代“影拓”之精髓,想字字以黄纸覆盖,细密用笔作双钩填摹,忠实原作,细微处不差毫厘。但细审整卷,却少了些行云流水之行气,部分笔画亦因钩摹之弊,产生粘连重涩之感,颇为沉重。
清十全乾隆帝,在内府收藏的八卷兰亭中择取精华,分列排序。此次展出的褚遂良本兰亭序排名第二,与名列第一本虞世南本兰亭序笔迹相似。以当今学者研究之所见,这两本兰亭未必出自所谓名家之手,但字体布局间所见笔迹构成,足具当时风神。而根据现代科学理化的分析,虞世南本兰亭序所用为白麻纸,为唐朝遗物;而褚遂良本兰亭序采用楮皮纸,却常见于北宋时期。这种时代所具的差别,或许已被清人洞悉。
晋唐法书,其字重法度,此卷楮纸若置于灯影之下,便可见纸张纤维若连绵云雾,再书兰亭墨迹,更为雅致。或许这与米芾在卷为所作的题记相呼应,可以证明这卷兰亭“满纸宋韵”吧。另提一点,褚遂良本兰亭序卷后的米芾题记,较米氏其他作品用笔更显恭和谨慎,部分字体位置的经营可以看出他在刻意避讳其常用的褚遂良与欧阳询的结字风格习惯,行笔间心思巧妙,全在呼应兰亭誊挪姿态。可见这位浪漫的北宋法书名宿在这卷兰亭面前,也没了脾气。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