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陶瓷与现代仿品的五个不一样

    古陶瓷作为东方艺术品中的收藏热点,已经越来越受到收藏投资人士的青睐。然而对陶瓷“真不真,老不老”的问题,却长期困扰着广大古陶瓷收藏爱好者。现在无论从出版的有关鉴定类书籍,还是培训班上老师讲授的均离不开“五看”,即看器型、看纹饰、看款识、看釉…[全文]

2012-09-20 23:38:25

古瓷鉴定的一般法则

    我国的陶瓷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瓷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研究陶瓷的演变规律,所以,变需要对它的…[全文]

2012-09-20 23:37:30

陶瓷鉴定专家王春城谈鉴定陶瓷

    “我今天就从‘雾里看花’开讲!”著名陶瓷鉴定专家、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王春城在芷兰雅集艺术讲座第四讲开头说道。原来,央视刚刚热播了电视剧《雾里看花》,里面讲述的便是古玩界特别是陶瓷鉴定界的风风雨雨,而王先生觉得,自己对陶瓷就一直是在“雾里看花…[全文]

2012-09-20 23:35:55

明洪武时期瓷器的鉴定要点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截止目前,尚未发现带真正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因此,在明代早期瓷器的研究中,对洪武瓷器的存在与否,目前仍是一件正在探索的悬案。随着考古研究的进展,从南京发现的洪武青花器实物及残片来看,洪武青花与元代青花之间,渊…[全文]

2012-09-20 23:34:42

耀州窑特征以及鉴定要领

    耀州窑宋代名窑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其产品则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终于元代。 烧制唐三彩、白瓷、青瓷、黑瓷和酱色釉瓷等品种,以青瓷最负盛名。其青瓷产品的特…[全文]

2012-09-20 23:32:04

古瓷脱釉的现象与鉴定方法

    脱釉是指陶瓷表面的釉层脱离胎体的一种现象。脱釉的情况有全部或局部脱釉的,脱釉的陶瓷品种及窑口也比较复杂,范围也广,各种颜色釉瓷皆有脱釉现象。 从时间上划分:通常是年代早的,相对脱釉就越严重;从区域上划分:中国南部、东南沿海地带的古…[全文]

2012-09-20 23:30:38

元代及明洪武釉里红瓷器的鉴定

    釉里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长沙窑和邛崃窑,但是那时的釉里红仅是铜绿彩偶尔在烧成过程中出现的窑变,当时的窑工尚无法驾轻就熟地控制窑变的变化。到了金代的钧窑,才开始大量烧造铜红斑釉。而以铜红作为彩料,在高温中烧成釉下彩瓷器,则是景德镇窑工的一…[全文]

2012-09-20 23:25:39

古青瓷鉴定的要素

    青釉陶瓷是中华民族古文明文化的重大发明,创世界陶瓷艺术之先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青釉瓷的出现理论上可以追溯到我国商汤时期,始称原始青瓷。从考古资料记载,从山西夏县发现的原始青瓷瓷片标本来看,约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已有了原始…[全文]

2012-09-20 23:21:15

怎样从整体上鉴定真假古瓷器

    为什么首先要在总体上学会识别古陶瓷: 我国陶瓷生产发展的历程使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漫长悠久的中国陶瓷历史,多如繁星的各地陶瓷窑场,玲琅满目的陶瓷品种,不同时代的艺术装饰风格,等等、等等,浓缩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任何一个人…[全文]

2012-09-20 23:17:02

古陶瓷鉴定中的工艺痕迹辨识

    在景德镇第三釉中眼期瓷鉴定研修班结业典礼上,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一位来自上海的学员说:”参加这期研修班的最大收获就是深入了解了古瓷制作的工艺过程。熟悉不同出时期的不同制瓷工艺及其留下的工艺痕迹,就像医生熟悉人体解剖一样重要,否则,就无法准…[全文]

2012-09-20 23:12:4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