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陶瓷看好再买

  陶瓷一直是收藏界的热点,深受国内外关注。由于是热点,陶瓷也不知不觉变成了造假最多的收藏门类之一。陶瓷造假重灾区以江西景德镇、河南、浙江龙泉地区、广东潮州等地为主。想要买到货真价实的陶瓷收藏品,无法拿到王刚紫金锤下鉴别,就让藏瓷网的专家教教你怎么辨别陶瓷真假!

  景德镇假陶瓷,做工以假乱真。景德镇陶瓷制作历史悠久,延传至今,有一些作坊专门制作元明清官窑高仿品。其中比较著名的像元青花、明代的成化瓷等。仅在樊家井、筲萁坞等地就有上百家从事这种仿古瓷器生产的作坊。据景德镇市有关部门统计,该市的制陶瓷企业不下4000家,从业人员10万多。在景德镇,各朝各代的官窑瓷器随处可见。这里不仅接受高仿的高级定制,亦能批量生产各种瓷器。有些窑就设在家里,小的电窑一米见方,大的能烧十几件,配有电脑控制的设备,控制窑温。煤气窑大些,能同时烧几十上百件瓷器。一般低仿的就烧一次(11-12小时),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仿得好的要烧两次,中间再上一遍釉,就有了古瓷的特征了。另外,从画工上来说,低仿的一般是一个人绘画,而高档的则是不止一人绘画:擅长画风景的专画风景,擅长画花鸟的专画花鸟,画人物的专画人物,然后有专人写款,形成一条流水线作业。

  在景德镇,假的陶瓷收藏品。其价格从低档的200-300元到高档的3000-5000元不等。一般贩子只卖中低档的仿品,或者高仿中的残次品。而高档产品则被高手甚至个别专家买断了,然后堂而皇之地走进拍卖场,或者被经济实力强的人所收藏。有人曾经把价值几千元的高仿元青花卖出500万-600万元的价格。有仿得更精美的,足以让专家走眼,以假乱真。然后就可以冒充古董珍品通过某些渠道上拍了。这些让一般人分辨不出来的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高仿品。烧制高仿品,一般每年都会换花样。因为一旦在拍卖场上拍出好价钱,很快就会有贩子来仿造,导致市面上同类物品大量泛滥造成滞销,所以经常换品种烧,一般每年烧制的都不重样。

  浙江龙泉主要是仿制烧造龙泉窑仿品,龙泉窑的鼎盛时代是在南宋。从元代开始,随着景德镇的制瓷业兴起,龙泉窑渐渐走向衰落。宋代的器形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但是非常难仿。现在很多仿品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协调。北宋、元代龙泉窑温一般控制在1250-1300℃,烧制过程需要4-5天,所以瓷器有种玻璃般的光泽,而且大部分带有开片,手感光滑圆润,南宋龙泉窑温则控制在1100℃左右,瓷器有种油脂光泽,而且不开片,现代仿品烧出后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砂纸打磨等手段。通过药水腐蚀,使仿器在手感上达到微汗的感觉,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表层微小的气泡,很多被化学药品腐蚀破了。有些低仿品用砂纸打磨贼光,还有的用裹了砂纸的木棒敲打。另外,真的龙泉哥窑青瓷贴花若隐若现,有种蒙眬美。而作伪的则比较清晰,立体感强。在刻画上,真正的龙泉窑是用竹刀,刀法是直切斜划。而现代一般不用竹刀,即使使用,也达不到古人那种流畅洒脱的感觉,一般断气、生涩、缺乏灵动感。

  钧瓷遭遇假货泛滥河!河南神垕镇是中国钧瓷文化的发源地,钧瓷的器型、烧制工艺、纹饰一直都很受追捧。历代仿制、作伪之风盛行,而有些仿制水平也很精湛,几可乱真。目前市场上造假的低档钧瓷一般在数百元,中高档的在3000元-5000元不等。对于烧制后的整器,低档的一般用高锰酸钾做旧,还有的用红茶煮。高档点的做旧方法是埋土做旧,埋到土里,有的还在器壁上加点鸡蛋清,形成类似氧化钙的效果,但是真正的氧化钙是不怕热水烫的,蛋清做旧的用热水能烫下来。有的还在土里种上草,做出草蚀的效果,好像是出土的瓷器。还有的泡到粪土里做旧,泡上一两年。做旧比较自然的是老胎挂彩。

  唐三彩造假有讲究。洛阳南石山村是现代高仿唐三彩的所在地,据陈玉泉介绍,早在民国时期洛阳就有仿制唐三彩的,但是原来的技术远不如今天。30年前出现的假货,有些因为没有图片、资料等,是闭门造车,所以造型很现代,普通人就能辨别出来。随着近年来出土文物的增加、信息传递的便利,很多作假的贩子已经能直接仿到位。一般低档的唐三彩价格在200—1000元,多是用医用石膏和普通石膏制成,但这样的怕开水,用热水一烫,就冒出一股石灰味。而且从外形上看,这些瓷器开片疏松、易于鉴别。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