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秋狝捺钵话“秋山”

秋狝捺钵话“秋山”

    “秋山”原指辽帝至“秋捺钵”,射猎熊、虎、鹿的山,辽人后来称入山秋狝活动为“秋山”。秋山一词最早见于《辽史》,如“幸秋山”、“如秋山”、“猎秋山”等共计二十余处。辽帝“秋捺…[全文]

2014-08-20 11:25:09

春蒐捺钵谈“春水”

    “春水”原指辽帝至“春捺钵”,纵鹰鹘捕鹅雁的水泊之地。辽人后来称春蒐活动为“春水”。辽代帝王每年正月都有驾幸春水的习惯。辽金春水这一主题,是在春季利用训练有素的海东青鹘,在水泊之地去捕捉鹅雁,是皇帝带领群臣和兵士参加的大型狩猎活动和仪式。每…[全文]

2014-08-20 11:22:21

清代粉彩“八宝纹”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八宝纹”原是流传于藏传佛教地区的八种宝物图案,深受藏族僧俗的喜爱。“八宝纹”又有“八吉祥”、“吉祥八宝”、“藏八仙”等多种名称,由八种宝物构成,分别是盘肠、莲花、宝伞、海螺、金轮、华盖、宝罐、金鱼,简称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自…[全文]

2014-08-20 11:19:22

“真子飞霜”:唐代铜镜之婚嫁镜

    图一:新郑博物馆藏唐真子飞霜铜镜 真子飞霜镜是唐代铜镜中十分著名的镜类,见于不少著录,有菱花形、葵花形二种。镜背纹饰通常以龟身与荷叶组成镜钮和钮座,钮下方有荷池,池中伸出一枝硕大的荷叶,叶中突起一龟,镜钮及钮座即由此构成。镜钮一侧修…[全文]

2014-08-20 11:15:47

彩绘鹳鸟石斧图陶缸:中国画的滥觞

    仰韶文化鹳鱼石斧陶缸,1978年河南临汝阎庄出土,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彩绘鹳鸟石斧图陶缸”发现之前,仰韶文化发现的精美彩陶有很多,这些彩陶上的绘画以装饰纹样为主。《鹳鱼石斧图》不考虑图案如何与器形相结合,而只是以陶缸腹部表面作画而已…[全文]

2014-08-20 11:13:35

千文万华显神采:中国剔红漆器

    剔红,即用朱色漆调银朱在漆器胎骨上层层涂抹,每髹一道,即放入特制的窨箱内,待漆层凝结后再涂,直到所需厚度,再用刀雕刻出花纹,故亦称雕红漆。有时从剔红花纹的刀口断面,可以看出涂抹的道数,少则二三十道,多的达到一二百道。漆层薄,肥腴饱满的花纹刻…[全文]

2014-08-20 10:50:35

彩骰清响押盘飞——双陆棋

    双陆,古代博戏用具。是一种棋盘游戏,棋子的移动以掷骰子的点数决定,首位把所有棋子移离棋盘的玩者可获得胜利。游戏在世界多个地方演变出多个版本,但保留一些共通的基本元素。在游戏中,每位玩者尽力把棋子移动及移离棋盘。虽然游戏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游戏…[全文]

2014-08-20 10:48:16

金丝铁线——宋代哥窑瓷器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定、钧窑齐名,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其产品历来珍贵,明代宣德时,宫廷藏品目录《宣德鼎彝谱》即有“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定”的记载,清代干隆皇帝更将哥窑瓷器视为珍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全文]

2014-08-20 10:44:36

轻举独往,忽然入冥——汉代玉蝉

    蝉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其中以红山文化的玉蝉为最早。除了红山文化之外,主要还发现于环太湖的良诸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等文化中,但是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均只有零星的发现,如果与这两种文化中大量发现的其它玉器相比,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全文]

2014-08-20 10:41:52

双钩:“长毋相忘”的念想

    这里的双钩,不是双沟,与酒无干。 江苏盱眙大云山汉江都王刘非墓,出土多枚带钩,新近披露的一对银带钩,形状大小等同,有两钉隼可扣合一起,两钩可作一钩用,一钩可作两钩用。钩内铸“长毋相忘”四字,透露出姓别特征,或者可以说是一对雌雄钩,难…[全文]

2014-08-20 10:36:46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