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和田玉收藏之风席卷全国、震惊华夏。这是自乾隆年来的又一次“玉文化复兴运动”。所以这么说,是由于这次在“复兴”传统的同时,又出现推翻近千年玉文化的新理念,并由此形成崭新的收藏特点,值得玩味。 玉器,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物,曾为帝王专用,也…[全文]
红山文化的核心是玉文化——中华文明最早的玉文化之一,这是经历过一个多甲子(1908-1971)的考古活动才开始经由偶然而又必然的大C字玉龙的发现而显露出来。 红山文化的名…[全文]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我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我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素有“东方艺术”的美称,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全文]
红山文化玉器自20世纪70年代被考古工作者正式发掘以来,蜚声海内外,引起了诸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种类多样,某些造型奇异怪诞,使其创型理念及使用功能不易…[全文]
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中,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从红山文化出土的第一龙一直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龙纹是祖先崇拜的图腾,是几千年来人们崇拜的偶像,并且,中国人一直以龙的传人而自居。龙的文化博大精深,龙纹传承到现今,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全文]
重工粉彩瓷为釉上彩之皇冠,享有“瓷中帝王”之称,在所有制瓷工艺中重工粉彩最为复杂。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共计一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50年前,宫廷重工粉彩因…[全文]
明万历时期(1573-1620年),社会已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时期,又因废除禁海,官、民窑瓷器均可出口,使瓷器生产得以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空前繁荣。万历朝青花瓷早期继承…[全文]
“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窄边蚰耳藏经色,黄云隐跃穷雕磨。”这是冒襄先生对宣德炉的绝妙赞誉。相传冒襄家珍藏过几个宣德炉,视为珍宝,倍加珍爱,后来散失,实在可惜。冒襄…[全文]
2005年,对于龙泉青瓷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伴随着明代处州龙泉官窑的发现,蛰伏多年的龙泉青瓷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而揭开其埋没已久的官窑身份的,正是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