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窑瓷——东西方通吃的皇权艺术

    相较于中国其他艺术门类收藏交易仅局限于大中华区,官窑瓷器则受到全世界藏家青睐。欧债危机、世界金融动荡虽然使艺术市场低迷,但因藏家或机构资金短缺,已几十年未曾露过面的珍品又重出江湖。 2010年11月11日,一只清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瓶…[全文]

2015-04-06 10:14:41

从消失到复兴的龙泉青瓷

    从宋元至当代,跨越千年,龙泉青瓷经历了一个从鼎盛、消失、苏醒,到发展、复兴的历程,龙泉青瓷的千年窑火,在当代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进入宋代,生产青瓷的中心就转到浙江省龙泉,龙泉瓷器的青色,清澈如秋高气爽的天空,亦如宁静的深海,龙泉…[全文]

2015-04-06 10:13:46

陶瓷茶具的兴起之旅

    普通人对茶具的了解可能不多,对他们来说一个茶杯,一个茶壶足以,但是对于喜欢茶道的朋友们来讲,紫砂茶具,陶瓷茶具,盖碗茶具,茶盘,茶宠,都有自己的历史。陶瓷茶具的兴起之旅也是茶具文化的一种,对于喜爱茶道的人来说,饮茶的每一个步骤都让人陶醉心仪…[全文]

2015-04-06 10:12:51

“慎德堂”:清道光制瓷水平的代表

    道光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王朝已在衰落,国家日趋贫弱,危机四伏,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也日趋萎缩,因此道光时期的制品除延续传统造型外,创新产品已很难看到。而属道光皇帝御用的瓷器中,最能代表当时制瓷水平的当属署有慎德…[全文]

2015-04-06 10:11:36

日本陶瓷掠影

    事实就和我们臆测的相差无几,日本的瓷器发展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影响,当然一些更直接的影响则来源于当时高丽。但是它依旧有其很独特的一面,一方面它有闻名于世古朴,另一方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工细繁琐和艳俗。 陶器vs瓷器 日本的陶瓷历史或…[全文]

2015-04-05 22:54:39

龙纹在陶瓷上的演变历程

    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器物上,彩绘蟠龙纹陶盆是最富有特征的器物。此时龙纹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与氏族图腾崇拜有关。在二里头文化早期(夏文化)陶器上,有浅刻的龙纹。商代前期与中期灰陶器及白陶器上,…[全文]

2015-04-05 22:53:14

中国各历史时期及现今的青花呈色特征对比

    青花的呈色主要是用氧化钴,由于钴土矿来源的不同,以及釉料,烧成气氛,操作手法的差异,致使各历史时期及现今生产上的青花呈色各有不同的特色大致上可分以下几种典型色调: 1.永乐宣德青花的深蓝色。青色比较凝重,透骨,色彩效果上比较庄重有分…[全文]

2015-04-05 22:51:58

明代瓷器经历的两次高峰

    嘉、隆、万三朝的青花瓷器,主要还是景德镇的产品。民窑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特别好的,也有很粗糙的。过去认为万历朝的瓷器一定粗糙,其实不然,它只是分类非常明显,好的特别好,粗的特别粗。明晚期大量瓷器出口欧洲,由此可见我国的生产能力。 万历…[全文]

2015-04-04 16:53:11

明代时期的陶瓷文化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全文]

2015-04-04 16:51:11

文化的非物质嬗变 景德镇陶瓷的历史变迁

    人类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自然物的造物性进行发现,而对泥土的改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物质的可塑。在文明发展的源头,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的新的物质形态,这使包括陶瓷在内的多种人造物具有文化的母语特征。 陶瓷…[全文]

2015-04-04 16:49:11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