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历史时期及现今的青花呈色特征对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花的呈色主要是用氧化钴,由于钴土矿来源的不同,以及釉料,烧成气氛,操作手法的差异,致使各历史时期及现今生产上的青花呈色各有不同的特色大致上可分以下几种典型色调:

      1.永乐宣德青花的深蓝色。青色比较凝重,透骨,色彩效果上比较庄重有分量。一九五六年景德镇陶研所曾为国家用瓷制作过这种色调的青花瓷器,效果很好。

      2.成化,正德青花的淡蓝色。青色比较清淡,雅致,匀净,秀美。适宜于装饰精细轻薄的瓷器,在雍正及清代末期都曾经大量仿制过这种淡蓝色的青花瓷器,也有不少精美的作品。现在,在大量生产的高级日用瓷及精细的艺术瓷上,仍有成功的运用。

      3.嘉靖青花的浓艳泛紫的色调。青色浓艳强烈,尚不露火气,远效果比较好,适宜于大件粗壮的作品,青料调制不当,容易接近于纯氧化钻的色调。

      4.万历青花的多样色泽:有的深重艳丽,蓝中泛紫;有的青灰沉滞,发色渐浅;也有少数靛青雅丽,色阶清晰。

      5.康熙青花的鲜蓝色。青色明净,鲜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鲜蓝而不火气,是理想的我国特有珠明料的色调。现在生产上配料,一般以这种色调为标准。

      6.纯氧化钴的蓝色。青色浓蓝而泛红紫,比较刺眼而浮浑。所以不用于高级青花瓷器的生产。但由于青料配制简单,发色明显,仍大量应用于普通青花蓝边碗的生产上。

      其它,釉下五彩中使用的海碧,天蓝等与青花呈色比较,其色鲜艳,轻快有余而沉厚不足,不够含蓄而少韵致,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国外某些青花瓷的呈色,大多接近纯氧化钴的蓝色,显得浮燥火气,缺乏深幽,明净的美感。同时,青花效果的好坏,对选择白色瓷质,釉料有很大关系。这种清洁、素静的蓝,和光洁、莹润的白瓷相结合所产生的特殊彩色效果,是青花瓷器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