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曹操墓自发现以来,其画像石内容引起较大关注。2016 年出版的《曹操高陵》考古报告收录了考古发掘出的四十一块残石和追缴到的多块大型画像石。报告根据残石上的榜题考证出“申生”“灵辄”“伯夷叔齐”“杞梁妻”等历史故事,但对无榜题的故事大多停留在图像描述阶段, 未做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曹操墓画像石图文关系的研究,同武梁祠等汉画材料进行对读,利用“格套”理论,确认了“金日磾”和“贞夫韩朋”两个故事,并将报...
宋代的石刻以其精美典雅、纹饰丰富、生活气息浓厚而著称于世。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空间举办的“宋代石刻艺术”展览是该博物馆的重要专题陈列,旨在通过内容丰富的石刻精品,向观众展示两宋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丧葬习俗以及匠心独运的宋代石刻艺术。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30尊浮雕画像,汇集了四川地区出土的宋代石室墓石刻精品,多数属首次展出。 青龙石刻青龙石刻 二侍填香石...
中国大运河在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如何更高层次持续做好保护?15日,在南京进行的江苏省两会上,多位江苏省政协委员支招。有的委员提出,为古老大运河“数字画像”,建现代数据库。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重要遗产点...
灵岩寺,坐落于泰山西北麓方山下,是佛教4大名刹之一,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历代帝王、名人贤士多在此颂咏题刻。唐李吉甫誉为“域内四绝”,明代王世贞也发出了“游泰山而不游灵岩不成游也”的感叹。如今,历尽沧桑的灵岩寺,其传说故事已成为济南非遗,当地的山川风物、名胜古迹依旧令人称绝。 11月1日至10...
汉画是后世认识汉代的重要史料,其中尤以汉画像石为多。正如史学家翦伯赞所说,“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汉画像石上承先秦古朴之风,下开魏晋清劲之美,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对汉画像石的研究不断深入。从今年年初的“中国汉画大展”到日前举办的“萧县汉画像石拓片晋京展”,从汉画图像学阐释到汉画舞蹈实验演出,汉画研究正在以更自信的姿态走入...
北京匡时2014年春拍 朱乃正《冬至,春远乎?》 RMB 5,175,000 张恨水说, 别处的雪也没什么可看,唯有北平这个地方, “有高大的宫殿, 有整齐的街巷,有伟大的城圈, 有三海几片湖水, 有公园、太庙、天坛几片柏林, 有红色的宫墙,有五色的牌坊, 在积雪满眼,白日行天之时, 对这些建筑,更觉得壮丽光辉。” 1997年元旦,北京大雪 在美院教书的靳之林从五楼宿舍...
汉画像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古典艺术发展的高峰,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汉代以后的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形象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两汉文化乃至中华文明最生动的图像见证,可谓之“绣像汉代史” 、石上史诗。 “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汉代人文荟萃,出土汉代文物众多,且质量上乘,其中尤...
《黄易行书石壁题名扇面》是故宫博物院1956年购藏的,在文物登记账上的名称是“黄易行书题石壁诗扇面”,但读后发现这并不是诗,多是人名,而且黄易对此也有“宋人题名”之说,故而,还是改称“黄易行书石壁题名扇面”更为合适。这是黄易为好友王莲湖所作的一幅扇面,从书法角度来讲,黄易的字很典型,应该不存在争议,最引人关注则是书写的内容,其中有“慈云寺”三字,不禁使人联想起黄易《晋阳山题壁图》中那座山顶上的寺院...
“孔子见老子”,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一种题材。孔子、老子在我们国家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分别创立了儒家、道家学派,一直到现在都对我们的思想、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孔子见老子”画像石表达的是怎样的内容?汉代人又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典故来作为画像石的题材呢?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开播之际,山东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郭思克对“孔子见老子”画像石进行了解读。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表现的是...
1498年自画像(油画) 52×41厘米 1498年 阿尔布雷特·丢勒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阿尔布雷特·丢勒不仅是德国艺术史上伟大的人物,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他的艺术探索影响了同代及后代的众多艺术家。丢勒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木刻版画、油画及素描作品,同时他也是第一位独立为自己画像的北欧艺术家,因此享有“自画像之父”的美誉。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过他,并把他和达·芬奇视为是...
徐悲鸿自画像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美术院校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融合中西绘画集大成者,又是素描人物大师。遗憾的是,徐先生早逝,无法征集他的自画像。所以我编著的前版《百美图》中只得付阙。 徐悲鸿自画像 今年四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建院百年纪念展览,我前往参观。走进第一展厅,只见三幅徐悲鸿自画像首先映入眼帘,三幅自画像中,打头的乃是1922年创作的木炭素描,他身穿呢子大衣,内系领带衬衣,站在...
画像石是中国古代祠堂、墓室上的装饰画石刻,滥觞于西汉,兴盛于东汉,三国以后急剧衰落,故通称汉画像石。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是一幅别开生面的历史画卷,被称为“汉代社会的缩影”和“东方艺术的瑰宝”,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滕州是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时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
为迎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让更多珍藏在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将极具洛阳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呈现在观众面前,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从近年来广泛收集海内外大量的洛阳画像空心砖资料和现有的馆藏中精心挑选,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两家联合推出了《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拓片展》,于5月17日开展,该展览对观众免费开放。 画像空心砖是西汉时期洛阳地区主要的建墓材料,自...
南北朝 1957年河南省邓县学庄画像砖墓出土 长38.7厘米,宽18.9厘米 砖呈长方形,周边起凸棱。画面浮雕双龙图案。龙头上有长独角,毛发后披,鬃毛上竖,张口吐舌,舌分叉状如花叶,龙身拉长,有飘带状翼,蛇形尾,肢足分明,肢体变细,足三趾,飞扬的身躯充满活力,别致的龙翼,调节了龙身的单调,清俊超逸,一身傲骨,颇具南北朝造型风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