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彭山县出土 高24.2厘米、宽37.4厘米 汉代人多用桐油照明。桐油是西南特产,种植桐树、摘籽榨油成为当地庄园的主要副业之一。这块画像砖反映了东汉时自给自足庄园经济的一个侧面。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画像石于1956年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洪楼村出土 石面高99厘米、宽234厘米 这块画像石展示了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第一道是右边女子在用络车进行“调丝”,第二道是中间女子在用纬车进行“摇纬”,第三道是用织机制成绢帛。汉代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在今四川和山东,丝织物则以齐鲁最有名。这块画像石反映了东汉时期齐鲁一带豪强地主家庭纺织的情景。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3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宽46.5厘米、高39厘米、厚5.4厘米 此画像砖描绘了汉代妇女乘辎车出行的场面。画面中,辎车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车厢为重舆,分为前、后两部分,女主人坐于后舆,御者在前舆中执策驭马。车前驾一马,正扬蹄飞奔。车右一人持杖前驱,后一侍婢手执花状物跟随。辎车多为汉代妇女所乘坐。其最大特点是车厢与车盖相连接,将车厢屏蔽...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5年四川省彭山县出土 高25厘米、宽39厘米 此砖上部是一座立在四根粗桩上的干栏式粮仓,左下部两人立在矮架上踏碓舂谷,右下部一人持桶倾倒已舂完的谷,另一人持双扇飏风除糠。 关于谷物加工,汉代已有足碓、水碓和畜力碓的发明和运用。为了簸去糠秕以取得精米,西汉末年还发明了装有机械装置轮叶的扇车。此画像砖中使用的是足碓舂米的方式,即利用杠杆原理...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3年陕西省绥德县出土 大庄园在各地的出现,是东汉经济生活的主要特点。这类大庄园虽以经营农业为主,但畜牧养殖、果蔬桑麻、煮盐酿酒,百工技艺,无所不有。大庄园中自给自足,闭门成市,俨然独立王国。这些石刻中五谷遍野,牛羊成群,车马、牛耕、奇禽异兽,还有宴乐、歌舞、出行等,反映了陕北地区豪强地主的经济和生活状况。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画像石为1952年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东汉墓出土 石面纵82.6厘米、横105.5厘米 在秦汉以前,“木耕手耨”的人力耕作仍普遍存在,牛耕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西汉时期大规模地推广了牛耕,牛耕在中原地区逐渐盛行。至东汉时,牛耕逐渐向长江和珠江流域推广。《后汉书》中屡次记载了遥远的边地郡县太守“驱率吏民”“教用犁耕”的功绩。这块画像石反映了东汉...
2018年2月,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在长葛黄河科技园工地抢救性清理一座汉墓,因该墓盗扰破坏严重,陪葬品几乎没有,仅在该墓清理出几块画像砖,其中一块发现的龙画像骏秀、飘逸,形神兼备、活灵活现。 该砖残长26厘米、宽17厘米,其中龙纹图案长22厘米、宽7厘米。主图是一条云中飞龙,点缀纹饰有凤鸟、游鱼、寿龟、金蟾、乳丁等。该龙首有双角,双目流转,巨口有牙,长舌吐信,唇须飘散,前身双翅张开,前双...
汉画像石中,神话题材占了很大比重,其中,女娲的图像又是一个得到普遍表现的题材,全国所有汉画像石分布点都可以发现女娲的图像。我国神话传说中,女娲是一个大神,有着极高的地位,在我国早期的史籍中,几乎每部都有关于她的文字记载,在各地的民间传说中,女娲也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料。不过,与先秦的史籍相比,女娲在汉画像石中的表现有了一些变化,她很少以独立神的形象出现,而更多的是与伏羲以对偶神的形象出现,而且在与伏羲...
三十自画像(国画) 1929年 张大千 张大千一生画过近百幅自画像,这些自画像从他二十九岁起至八十多岁,它们组成了一部独一无二的张大千“自传”,也是后人研究他生平的一份重要的文献史料。而他于一九二九年(己巳)三十岁所画的《己巳自写小像》,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最具有文献价值,也是存世最早的自画像之一。该小像纸本设色(185×97厘米),苍松之下画张大千半身像,不论是人物、松树松叶、长袍衣褶等,...
近日,由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山东省文物局等举办的“汉人之魂——中国滕州汉画像石拓片展”在美国纽约中国艺术馆开幕,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美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拓片艺术作品展,将持续至2018年2月。 此次展览展出的70件拓片从山东滕州市汉画像石馆馆藏的1500余块画像石中精选而来,内容从经济、文化、生产生活多个侧面展示中国汉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为突出本次展览特色、亮点,扩大...
日前,来自中国山东滕州的70余幅精美汉画像石拓片在纽约中国艺术馆开展,展览从滕州馆藏1500余块汉画像石中精选70余幅汉画像石拓片,从经济、文化、生产生活多个角度诠释中国文化。 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地下墓室、祠堂和廊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汉代画像石不仅是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通过汉画像石拓片中的内容...
日前,萧县文物部门在该县的庄里乡高庄村发现一座汉代墓葬,经过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内有考古价值较高的汉代画像石。 墓葬坐落于村东的山坡下,地势较高。墓室长3.9米,宽2.26米,整体呈长方形,两侧用青砖垒成,墓葬前部由门楣石、墓门石组成,石上雕刻有二龙穿三壁、铺首衔环等精美图案,考古人员清理出土5件较为完整的文物,其中汉代画像石3块,陶灶1件,陶仓1件,还有汉代五铢钱、陶仓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