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春秋晚期的大型楚国宫殿遗址群——湖北潜江龙湾遗址,正在利用无人机为其“画像”。负责“画像”的新型无人机,正是由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二代伞降固定翼无人机。 中冶武勘航测部负责人介绍,伞降无人机已对潜江龙湾遗址完成了试飞,目前正等待合适天气开始正式飞行。无人机通过自带的数码相机,对18平方公里的遗址群进行高空拍摄,影像分辨率高达5厘米以内,同步记录坐标和角度信息。地面上则通...
图为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创作于 1980 年的《三联自画像》,最终以 1,470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14,235.04 万元)成交。图片来源:苏富比。 中国文物网 7 月 3 日编译报道:近日,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的两幅罕见自画像惊艳亮相伦敦苏富比拍场,总共拍得 2.9 亿元。其中一幅创作于 1975 年的自画像以 1,530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14,8...
《四川文物》2015年03期 【摘要】2014年6月,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大冲头村公路修建过程中发现一具东汉画像石棺。这具画像石棺保存完整,雕刻内容丰富,包括双阙、伏羲女娲、柿蒂纹、送行、叙谈、出行、杂耍等,生动反映了“宇宙、仙境和模仿人间的‘幸福家园’”的三重宇宙,以及子孙孝行的彰表。 【关键词】四川泸州市;崖墓;画像石棺;东汉;永兴;铭文
四川画家为抗战老兵画像周亚强摄 四川画家为抗战老兵画像周亚强摄 18日上午,由四川志愿者和画家联合组成的关爱抗战老兵组织来到泸州叙永县,开始为这一地区的老兵画像。而这些画像将赠予全国最大的民间抗战博物馆——建川博物馆。 102岁的抗战老兵靳明清是最早出川抗战的老兵之一,曾参与台儿庄战役等重大会战。当得知有画家来为老兵画像时,老人带着自己的60多岁的儿子和曾孙一起来到了现场。“1...
近日,记者从市文体新广局获悉,襄阳市博物馆与谷城县博物馆、南漳县博物馆共同遴选展品,并与随州华夏博物馆联合制作布置的《天国之享——襄阳地区南北朝画像砖专题展》6月2日在东莞市虎门镇“鸦片战争博物馆”开展。当日下午,襄阳市博物馆馆长王先福接受了当地电视台的专访,详细介绍了这批画像砖的来源、内容及举办展览的意义等;襄阳市博物馆专家还对鸦片战争博物馆的讲解员进行了专题讲解培训。 近年来,襄阳地区先后发...
“持伞女”拓片 6月10日至28日,“崇汉轩藏中国汉画像砖精拓展”将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展品包括239幅拓片及部分画像砖实物,展出结束后拓片将全部捐赠给省美术馆做学术研究使用。 95%的藏品都出自河南 此次展品由汉画领域颇具知名度的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提供,该博物馆由军旅收藏家张新宽和夫人杨敏创办。张新宽上世纪80年代初在荥阳工作时抢救出了第一批珍贵的画像砖,由此,他便以抢救和保护汉画像砖为...
画像石起源于西汉,最早被应用于墓中。古人事死者如事生,对于丧葬礼十分重视。汉代墓葬中,用图案的装饰方法制作出大量的画像石、画像砖,其图案记录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是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思想和艺术的宝贵资料。 台湾华梵大学文物馆所藏的汉代画像砖共有八块,皆为李光良先生捐赠,现在展出的有两块。两块图案内容完全一致,长111厘米,宽28厘米。横向看,其中边框第1、2层与第6、7层宽度均为3厘米;第3层...
5月12日,一名考古工作者介绍襄阳骆台汉代画像石墓考古发现。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蔡庄村四组骆台自然村南发现一座汉代石室墓,墓室由墓道、甬道、前堂、后室组成,其墓门为绿矾石做成,由两扇门、两个石柱构成,门上刻有“勇士斗虎”精美画像,左右石柱各刻画一持戟小吏。该汉墓的发现为研究当地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资料。新华社发(王虎 摄) 5月12日,一名媒体工作者在拍摄襄阳骆台汉代画像石墓考古...
6 月 10 日,伦敦佳士得将举办年度《南亚现当代艺术》主题专场拍会。届时,由印度现代主义艺术先驱、天才女画家阿姆里塔·谢吉尔 (Amrita Sher-Gil) 于 1931 年绘制完成的自画像杰作将惊艳亮相,拍前估价为 100 万至 180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921.2 万至 1658.2 万元)。图为印度名家阿姆里塔 18 岁时绘制的自画像杰作。图片来源:佳士得。 中国文物网5月1...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对去年发现的一座宋金时期墓葬内精美画像砖进行室内整理时发现,其上面雕刻的12组人物和30多幅花卉装饰图案均为高浮雕砖雕作品,这在陕西地区的宋金墓葬内十分少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考古人员介绍,以往陕西地区发现的宋金墓葬中的画像砖从艺术手法上多为先雕刻后烧制的简单模制砖雕作品,而此次墓葬发现的则为先烧制后雕刻的高浮雕作品,相比模制砖雕作品雕刻难度大,艺术价值也更高。
英国著名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909-1992)所创作的自画像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见证了这位二十世纪伟大画家之一命运多舛的一生。2015年2月10日,伦敦苏富比将在《当代艺术》主题拍会上呈献由名家培根于1977年绘制完成的杰作《自画像双联习作》(TwoStudiesforSelf-Portrait)。这幅巨作是该艺术家以双联形式创作的仅存三幅自画像之一,因此极其...
谈到历史沧桑、文化厚重,人们常常用到“秦砖汉瓦”这样的词。在汉代,经济的复苏带来了文化艺术空前繁荣,辉煌的两汉历史被典籍记载的同时,更有大量的汉代画像石(砖)相继被发现与发掘,它们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以图像艺术的形式直观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汉画像石被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誉为“绣像的汉代史”。 20世纪初叶开始,对汉画像石(砖)的研究从金石学的范畴逐渐纳入到考古...
2011年,王国栋80岁生日前,与徒弟石京生合影。王国栋曾长期绘制毛泽东像。 2012年9月29日凌晨,工作人员正在更换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 每年的国庆前夕,天安门城楼上都要更换新绘的毛泽东画像。这幅画像是全中国人最熟悉的一幅肖像画,也是全亚洲最大的手绘领袖画像。毛泽东像经过几次变更?毛泽东像的画师分别是谁?绘制毛泽东像有哪些特别要求?相关史实却鲜为人知。 曾经的北京市美术公司肖像...
中美协会员赵健 历史如流动的长河,如果要截取一段清泉,潜沉到想要去的朝代,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唐朝。如果我站在唐朝的长安城门上,让我选择一个城市终老,我会遥望敦煌……,那里,有我恒久的飞天梦。 画家赵健作品 我曾数次游历甘肃,在西去的路上却始终未能一睹敦煌的风采。让我在很长的时间内都颇为遗憾。机缘巧合之下看了画家赵健的敦煌飞天壁画,还有几张菩萨像,让我颇有慰籍。画家赵健在其用寥寥数...
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公布的金代纪年画像砖墓群中,出土画像砖中就出现了多位“二十四孝人物”的故事。 墓室内发现8个孝行故事 2008年,考古专家在甘泉县袁庄村发现4座金代画像砖墓,墓室结构及现存29幅壁画保存较好,还有多处朱书、墨书的金大定、明昌等纪年题记,有的墓中还出现了“二十四孝人物”。其中一座金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画像砖墓中,考古人员发现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