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代虽然没有照片,但是有画师画的写实画卷,至今遗存下来很多皇家宫廷内的画卷都详细的刻画了当时的武将士兵的穿戴,武备配备,以及兵种阵型等,是极为珍贵的可以反映真实历史的史料,下面咱以大明朝为例,用实物画卷说说明代的武将士兵们的那些事儿。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副图叫做《出警入跸图》,它就是用纪实的手法描绘了万历皇帝从帝都北京城的德胜门始发,终点是明代的皇陵天寿山的十三陵,画家通过长卷的形式吧皇...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长4.8厘米 宽3.3厘米 高1.9厘米 铜质,鼻钮,钮上有绳纹,印背铸有对称的蟠虺纹。印面呈菱形,被二条凸起的交叉直线分成四格,格内铸阳文“王兵戎器”四字反文。文意是:王军旅所用兵器。可能是在军中发放兵器的文书上封缄所用。从纹饰及字体判断,应属秦国官玺,是传世唯一的春秋铜玺,极为珍贵。 此玺为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文物鉴藏家)旧藏古玺之冠,后...
江西新干商代大墓共出土有232件青铜兵器,品种有矛、戈、勾戟、钺、镞、剑、刀、匕首、胄等,这批锈迹斑驳的青铜兵器形象地向后人展示了三千多年前奴隶主贵族为掠夺土地和奴隶而征战、厮杀的场景。这里我仅选取其中的钺和胄作一介绍。钺的形状颇像后来的大斧,是古代用于砍杀的兵器或刑具,也可作为彰显权威的仪仗器。史载周武王伐商在牧野誓师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纣王兵败自焚后,武王又以黄钺斩纣头,以玄钺斩纣二嬖妾...
人类期盼和平,却免不了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相伴而生,《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简单的一句话道尽了封建诸侯间战争之重要与不可避免。所有战争都离不开兵器,兵器对于统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即使今天人们一方面恐惧战争尽可能避免战争,一方面却不断地制造兵器捍卫自己的国家。 现介绍几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这些兵器充分体现了青铜时代先人的智慧结晶。一、曲柄铃手短...
2月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的2017年度学术汇报会上获悉,我市2017年考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不仅完成了对奉节白帝城、两江新区多功城遗址的保护性发掘,还首度证实在南宋时期的白帝城,热兵器已用于战争。 据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我市共开展5大门类、90个考古项目,其中涉外考古项目一个、主动性考古项目6个、三峡大遗址考古项目3个、三峡水库消落考古项目19...
国家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让收藏在各种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兵器以及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和研究会全体骨干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古代冷兵器研究会第一届古代冷兵器展”已于11月...
凛凛寒冬已至,你的保暖措施是否已经到位?除了宅居在家减少外出,网易云音乐还为各位《终结者2:审判日》游戏高手准备了另类的“取暖补贴”。从11月17日起至30日,玩家只要参与话题活动,就有机会获得特别订制的过冬装备与游戏奖励礼包。此外《终结者2:审判日》更有全新内容即将上线,趣味冷兵器、战狼套装、头盔外装助战玩家开黑,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燃烧热血,把寒冷杜绝在外吧! 《终结者2:...
昨天,“冷兵热血”2017首届中华冷兵器文化交流展在工美馆二楼临展厅(小河路334号)开展。展品涵盖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多个门类,几乎实现十八般兵器的全覆盖。全面反映了古中国兵器发展的悠长历史纵线,多角度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史。 本次展览由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与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浙江青铜冷兵器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江南锡器博物馆承办,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30多位刀剑收藏家的藏...
11月1日,由嘉兴博物馆、荆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利兵谁何——荆州出土楚国兵器展”在嘉博三楼禾缘展厅拉开序幕,该展将持续至2018年1月3日结束。 本次展览以“开疆拓土”、“精兵利刃”、“强弓劲弩”、“坚甲厚盾”、“兵车辚辚”、“史话楚兵”为六个单元进行诠释,共展出195件荆州出土的楚国兵器,包括近战型(刽、戈、矛、戟、铍、殳等)、投射型(弓、弩、箭等)、防御型(甲、胄、盾等),其中不乏有“越...
兵戎相见,也曾离不开弩的身影。《孙子兵法》中,弩和甲盾等一起列为重要的作战物资;《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弩被用来装备蜀国部队。 在古西域,弩也曾一次次出现在攻城略地的沙场之上,并成为重要的作战武器之一。 弩非西域造 新疆考古人员在新疆的楼兰、鄯善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汉晋时期的铜弩机,尽管这些弩机都不完整,缺少弓弦和弩臂,但依稀可猜测出它们曾经的模样。在楼兰遗址就曾出土过一件弩机...
在古老的中国,从史前时期至清朝末年,涌现了各种冷兵器,如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耙、戈等“十八般兵器”,其中戈是中国古代车兵作战时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格斗兵器。1980年10月14日,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市物资回收公司拣选出了一把春秋时期的青铜戈,这把至今仍泛着幽幽青光的兵器将人们一下带回那个“金戈铁马”的春秋乱世中。 古代不可缺少的作战装备 ...
这是一件非常独特的西周早期兵器——钩戟(图1)。之所以说它非常独特,是因为到目前为至,还未发现有相同著录与考古发现的报道。然而,其引人之处还不仅至于此,就这么一件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青铜兵器,却躺在了异国他乡的法国巴黎基美美术馆的库房里,直至我国台湾学者陈昭容研究员到那里考察时,才意外地发现了这件青铜钩戟!她惊叹道:这不就是只有照片(图2)却不见实物,许多文物考古工作者苦苦寻觅了半个多世纪的陕西宝鸡...
胄是我国古代所有兵器中保存数量最少的一种,完整者屈指可数。商周铜胄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制。在中原地区,铜胄主要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 胄是一种用来防护头颈的装具。在我国古代,人们通常把护卫身体其他部位的装具称为甲,而把护卫头部的单独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词便成了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概称。胄是先秦时期的称呼,战国时称为“兜鍪”,北宋时称“头鍪”,宋...
6月18日,记者从九龙坡区政府获悉,由九龙坡区政府与四川安仁建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公园,目前正在完成公园的主体结构施工。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公园位于谢家湾付家沟片区。公园将打造成中国首座“抗战兵工”特色博物馆聚落群,成为全市文化旅游的一大品牌、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之洞汉阳兵工厂迁移而来 有107个防空洞...
沿着拉萨至墨竹工卡县的方向,驱车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了位于松赞干布出生地附近的“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位置虽较为偏僻,但作为西藏首家民间兵器博物馆,依旧吸引着世界各地学者和游客的目光。 30年收集上万件文物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见到了“讲解员”次旦。次旦是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主人”群觉的姐夫,该博物馆的文物都是由群觉收集而来的。 次旦告诉记者,群觉是墨竹工卡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