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杨泓、李力合著的《中国古兵二十讲》终于出版。这部既权威准确、又生动活泼的古兵器知识启蒙读物一经问世便受到古兵爱好者的追捧。 日式铠甲 刘备用双股剑是杜撰 东汉三国时还未出现青龙偃月刀 张飞的丈八蛇矛太夸张 自《出土青铜剑 大都有“暗伤”》一文后,本报“博雅·典藏”周刊相继推出了关于青铜矛、戈、钺、斧,...
《中部非洲古代兵器艺术展》9月18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展,300余件传统中非铁制兵器亮相。 本次展览是天津博物馆新馆开放以来引进的首个国际大展。据介绍,传统中非铁制兵器的制造和使用已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直至欧洲火器大量输入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非兵器是其原始部族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部族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时至今日,中非传统兵器仍在某些地区或场合保持其文化功能。 天津博物馆宣教部主...
古兵器的收藏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一般的古玩,更多的是因其集中了一段历史时期诸多的文化因素。在我国,历朝历代良好兵器制作的成品率很低且成本高,限制了其产能,时至今日能够得到一把几近完整的古代兵器已经十分难得。 在纽约、伦敦、巴黎、香港等地的世界拍卖市场上,古兵器的价格一路飙升,悄然成为收藏热点。2012年10月至12月的两场拍卖中,乾隆御制宝刀天字十七号、天字十二号相继拍出惊人的4830万人民币和1...
继2012年出土剑矛戈等青铜兵器30余件之后,湖南省辰溪县城南黄土坡考古发掘再现青铜兵器。8月29日,在编号为M47的战国墓里,出土了青铜剑、青铜矛、青铜戈各1件,铜锥3件以及彩陶鼎、敦、壶、豆(盛瓜子、水果的器具)等日用陶器11件。 黄土坡古墓群1988年发掘于沅江河谷的二级台地上,面积1万余平方米,主要为战国墓,也有少许汉墓。建设中的辰溪县重点工程——城南大道从中穿...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尚武精神,冷兵器从材料、工艺到造型的发展一直伴随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在兵器的外形设计还是制造方法都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强烈的艺术性,并且传承有序。如今,中国古代冷兵器开始逐步进入收藏领域,这个冷艳但显小众的收藏种类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兵器·礼器·雅玩 冷兵器在古代除了实战功能外,很多时候是作为皇家礼器来使用,显示皇家威严,如皇帝御用佩剑,制作华丽,工艺...
湖北随州叶家山古墓 7月12日,叶家山西周曾侯墓葬群中最大规模的M111号墓的二层台上的文物,全部对媒体开放。记者看到,除了与其他大墓中共有的青铜鼎、青铜簋、鬲、斛、爵,独有的西周时期的编钟外,最吸引人的要数分布四周的上百件冷兵器,金戈、铜盾、箭镞、车马等十分齐全,令在场的记者和参观嘉宾大开眼界。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说,在叶家山很多古墓发掘中,都能看到数量不等的古代冷...
7月12日,叶家山西周曾侯墓葬群中最大规模的M111号墓的二层台上的文物,全部对媒体开放。记者看到,除了与其他大墓中共有的青铜鼎、青铜簋、鬲、斛、爵,独有的西周时期的编钟外,最吸引人的要数分布四周的上百件冷兵器,金戈、铜盾、箭镞、车马等十分齐全,令在场的记者和参观嘉宾大开眼界。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说,在叶家山很多古墓发掘中,都能看到数量不等的古代冷兵器,比如M126号...
春秋时期的铜错金鸟篆纹戈 战国中期的铜“平夜君成”戈 商代后期的铜鸟纹戈 诞生于3500年以前的青铜戈,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兵器,同时也是先秦最重要的兵器。它可啄、可推、可勾、可砍,在古代沙场上所向披靡,享有过漫长的“铜戈一出,谁与争锋”的荣耀岁月。直到今天,虽然冷兵器时代早已远去,由戈构成的文字和言辞,比如“...
吊人铜矛 吴王夫差矛 古滇国豹钮铜矛 矛在历史上被列为“五兵”之一。《诗经》中有关于它的吟诵:“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尚书·周书·牧誓》中也有关于它的记载:“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这说明在武王伐商的时候,青铜矛已经和青铜戈一道成为战场上出镜率很高的兵器。青铜矛...
P10戈10047 P剑1010053 P矛1010052 剑P1010054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当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这首诗的诗句时,不禁使笔者联想起我县博物馆陈列室的几十件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兵器。时光荏苒,一晃已是二十八个年头了,记得是1984年的-个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时节,在该县城向南约一...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 ”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