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骆越”是商周时期活动于今岭南地区的古越人,产生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300年前后,灭亡于公元前111年。展览展出共计70件珍贵藏品,其中68件为战国骆越青铜兵器,另外两件为与军事相关的青铜鼓和釜。“骆越青铜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骆越青铜兵器!其内涵丰富、工艺精湛、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馆长陈建明说,“这次骆越青铜兵器展,通过对祖先留下宝贵遗产丰富信息的发掘和解读,展示先人们曾经的热血精神。他们...
近日,一场名为“雄王右武”的古骆越国青铜兵器展,在笕桥江南锡器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在公助民办的小型博物馆进行的展出,居然吸引了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园文局、市南宋官窑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的关注,纷纷派遣代表到场参观。 这场兵器展,展出的70余件青铜兵器,全部来自两千年前的古骆越国。据杭州籍藏家姚佳介绍,古骆越国生发于东周时期,灭亡于西汉,在其延续的三百年时间里,活跃...
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图/记者王磊 战国韩阳戈诉说深圳悠久建城史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将于4月份试开放,作为深圳目前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有哪些镇馆之宝,南山以及深圳又有哪些能在全国叫得响的文物以及历史?近日,记者走进南山博物馆与深圳的本土民俗文化专家感受古时深圳的风采。 大家都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对此,南山博物馆馆长戚鑫表示,“这完全不对,...
湖北沙洋县余湾墓地考古发掘出土兵器、陶器等珍贵文物90余件 位于湖北沙洋县曾集镇雷都村的余湾墓地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目前共出土兵器、陶器等珍贵文物90余件。 据沙洋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2016年11月中旬,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湖北段文物保护项目全面启动。来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专业人员,以及来自武汉大学等8所国内知名大学的...
沙洋县余湾墓地考古发掘出土兵器、陶器等珍贵文物90余件 位于湖北沙洋县曾集镇雷都村的余湾墓地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目前共出土兵器、陶器等珍贵文物90余件。 据沙洋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2016年11月中旬,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湖北段文物保护项目全面启动。来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专业人员,以及来自武汉大学等8所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
越王勾践剑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是闻名天下的国家一级文物,本次从四川成都展览归来后,再新春佳节期间会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 它一直被认为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这把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剑身不见丝毫锈斑,依旧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去年,包括越王勾践剑在内的5件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赴成都博物馆展出。 据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从荆州博物馆获悉,《利兵谁何——荆州出土楚国兵器展》将于下月在博物馆正式开展,届时将有370件(套)兵器在临时展厅亮相。 楚人尚武,重兵器之创造与发展,其数量之多,质量之优,工艺之精,世所罕见。从“土不过同”的蕞尔小国,发展成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泱泱大国,楚国历史书写着楚国兵器发展史。 据了解,荆州出土的楚国兵器,包括近战型(刽、戈、矛、戟、铍、殳等)、...
说到“丝绸之路”,不知道的人少,而由此想到“万里茶道”的人应该也很多。 万里茶道是欧亚大陆上始于18世纪初并延续约两个半世纪的一条重要国际商道,从福建武夷山市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7省区,经库伦(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程约4760公里。茶道在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再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使茶叶之路延长到13000公里之多,成为...
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张犬照(左)、临县县委副书记李琦共同为博物馆揭匾 参观博物馆的游人络绎不绝 300余件藏品件件是精品 博物馆内景 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备,(碛口)吕梁古兵器博物馆于9月28日举行揭匾仪式,正式开馆。当日游客参观量突破1000人。 (碛口)吕梁古兵器博物馆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镇,展馆面积400余平方米,展出藏品30...
【摘要】青铜兵器作为商周文明的重要象征物,很早便受到学者重视。目前学界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然其研究尚存在不平衡现象。除了加强基础研究外,对其深层次的分析更为重要;在军事考古学研究目标和视野之下,商周青铜兵器的深入研究可另辟蹊径,即通过对青铜兵器各种组合的动态研究以达到以物透人、透史之目的。 【关键词】商周时期 青铜兵器 军事考古学 新思路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
《黑龙江省非遗仿古刀剑锻造技艺展》在省博物馆举行。 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博物馆馆际间交流,7月26日,由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尔滨市啓兵坊刀剑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北疆艺宝匠心传世——黑龙江省非遗仿古刀剑锻造技艺展》捐赠仪式、开幕式及非遗传承人展演在省博物馆隆重举行,在展览展出期间将举办多次与展览相关的知识讲座。本次展览分为:“精工细琢、古刀寒锋、长剑如虹”三个部分,共展出100件精美展...
东周古墓群中青铜剑 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高泉山水泥厂古墓群重见天日。当天上午,记者赶往汨罗考古发掘现场。据考古专家介绍,现场发现东周时期墓葬35座,密集程度高,时间跨度数百年。目前,已出土青铜剑、铜镜、陶罐、带钩、滑石璧等文物10余件。 典型的家族墓葬群,出土的青铜器依旧锋利 古墓群地处高泉山,距友谊河仅50米,现拟规划建设安置房。今年3月,施工单位进行土地平整时,局部发现古墓痕迹。 ...
在常德桃源县,有一个战国古城采菱城遗址。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专家近期在采菱城遗址附近发掘了15座古墓,出土漆木器、彩绘陶、兵器等一批珍贵文物。 据发掘领队王良智介绍,墓群位于常德市桃源县青林乡采菱村。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15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具多为一棺一椁,部分墓葬葬具腐朽严重。古墓中出土了一批陶器、青铜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其中,陶器多为泥质灰陶或黑陶,有少量彩...
坐落在山西吕梁的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以展品极品高、数量多、类别全、免费公益开放在当地颇受人关注,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期间,该馆的抗战专厅中展出的“贺龙元帅红军大刀”尤其引人注目。专家介绍,这是典型的红军大刀形制,刀长80cm,刀面宽6cm,刀背厚度0.6cm,材质为钢铁锻造。它的耀眼处在于他的第一主人是叱咤风云的贺龙元帅。战争时期,贺龙元帅雄踞吕梁11年,他所用的大刀回到吕梁、在吕梁展出,...
在巩义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西周时期的冷兵器铜戈,这件铜戈设计的脊厚刃薄,外轮廓平滑流畅,做工精致,重量分布均匀。看上去坚硬且冷峻,刃部锋利,想来在古代的战争中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戈可以用于横击、钩杀和啄击,戈的刃部叫援,尖端称锋,转折而下的部位叫胡,纳泌的部位叫内,援末胡上的孔叫穿,用于系绳(如图)。后来戈援上增加了一条中脊,当戈刺入人的身体,血就会顺着中脊流出,增强了戈的杀伤力。据《考工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