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观复博物馆,被人知晓,是因为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民营博物馆。而被人关注,却是因为它的创始人和现任馆主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废墟中的孤岛。以此来形容今天的观复博物馆一点都不夸张。8月31日,在几经辗转之后,记者终于寻找到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附近的观复博物馆。只是眼前的景象让我很难将其与鼎鼎大名的观复博物馆联系在一起:狭窄破旧的马路上驶过一辆辆运输车,成片的砖块瓦砾中一些施工队正在做着收尾工作...
马未都常对朋友说,人的一生应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物质上的,追求温饱。这就是趋利,但一定不要将趋利看成是肮脏的,当然得有道德约束。再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趋利也是一种社会动力。第二重是趋名,表现为精神上的追求,希望有所愉悦,有所寄托。第三重是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实际上宗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表现为趋向超凡脱俗。离北京机场不远的大山子是一个老地名,现在成了文化标志。这里多年前还是一片老工业厂区,后...
近期,在北京潘家园天雅古玩城举办的 “伍炳亮海南黄花梨家具作品展”开展,本次展出的家具选自伍炳亮从艺三十多年来所制作的一部分海南黄花梨家具精品,均具有“材艺双美、型精韵深”的特点,极具艺术投资收藏价值,获得了前来参观人士的一致好评。据伍炳亮先生介绍,其中多款精品均已被著名作家、收藏家海岩先生收藏。而海岩眼界高逸精准,购藏渊深海阔,家中尚有更多的仿古家...
昨天下午,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博客上发表了《奥运会的文化遗憾》系列博文的最后一篇《口号》。对于“新北京 新奥运”以及“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口号,马未都认为都是经不得推敲的口号。 在博客中,马未都首先谈及自己对“新北京 新奥运”这一申奥口号的看法:“中国人聪明,文化又厚,好口号理应出现,可遗憾的是今天想来没见经得起推敲的奥运口号。公开使用的这些口号大都顺拐,有劲使不上。比如:新北京,...
最近,马未都成立了观复文化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用于解决观复博物馆“永续生存”的问题。基金会资金将首先用于观复博物馆新馆建设,而在新馆建成时,他将捐出名下所有文物。至于为何有如此的决心捐出自己所有的文物,马未都表示:“捐文物有点像做手术,很痛苦,我愿意承受这个痛苦,而且我觉得,痛苦是瞬间的,幸福是长久的。”基金会为了支撑博物馆北京晨报:您是什么时候开始...
细数中华文明的坐标 关注博物馆的发展 高温炙烤着大地,热情感染着市民。昨天的嘉兴热浪滔天,可这并没能阻挡市民的脚步。下午2时30分,由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和《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主办的“南湖文化论坛”在嘉兴大剧院拉开帷幕。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以“文明的坐标”为主题,给禾城市民带来一场中华民族文化的全新“洗礼&...
马未都从今年8月8日开始发表《奥运会的文化遗憾》系列博文,在当天早上8点59分,他上传了5篇系列博文的第一篇《中国印》。对于为何在北京奥运会过去两年之后,自己要写这样的探讨性文章,马未都在《中国印》的开篇写得很明白:“《奥运会的文化遗憾》为一组五篇小文,依次为《中国印》、《大画轴》、《击缶》、《活字》、《口号》。此为第一篇。补充一句,我对奥运会的全体工作者充满敬意。今天是奥运会开幕两周年。两年前此...
在“中国印”里跳舞的到底是不是“京”字。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8月8日,也就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两周年纪念日发表博文称,从中国书体法则看,“中国印”里的应该是个“文”字,而不是“京”字。对此,终南印社副社长、西安著名书法篆刻家魏杰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印章篆刻角度和书法书写上,说它...
两年前,北京奥运会上那枚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的会徽标志——中国印,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博客上发表系列文章《奥运会的文化遗憾》,第一篇就是关于中国印的。马未都认为,中国印的“京”字是错别字,它实际上是一个“文”字。这篇博文一出,大家都对奥运会中国印投去...
第1页: 第2页: 7月21日,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观复博物馆像座孤岛,矗立在一片废墟中。本报记者 吴江 摄 (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因城市规划开始拆迁。7月21日,这里随处可见拆迁后的废墟,但因马未都而名声大噪的观复博物馆,仍在孤独地坚守着。马未都说,他不是“钉子户”,只是希望和政府协商,为已经三次易址的观复寻找一处交通、环境都不错的新址。 ...
军服对军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很多军人在退伍或复转时,即便是军服已经被摘去肩章和领章,即便是军服已经洗的发旧发白,他们也不愿意脱掉那身军服。西安有位退伍老兵张皓甫,有着无与伦比的军服情结。近30年收藏军服生涯中,他收藏了500多套制式军服及其他军品,也已经和解放军驻陕某部共同合办了“军服陈列馆”,不过令他遗憾的是,该陈列馆不对公众开放。下一步,他将为成立一个可以向社会...
洗衣服用的棒槌、切割青草喂牲口用的铡刀、织布的纺车、烧柴用的风匣、刻字油印用的钢板,通话用的摇把式电话,这些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古旧物品一一呈现在参观者的视线中。 日前,在营口民俗博物馆的展厅里,展出了近百件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装饰物、饮食器具等民俗物品。而民俗博物馆的创始人曹锡文是大连庄河人。 在多年商业生涯中,曹锡文对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余年间,他收藏了数千件各类民俗藏品,朋友们都笑称...
从拍卖现场来看,投资者的热情相当高涨,艺术品拍卖的价格也是屡创新高,甚至有人惊呼:中国艺术品收藏进入了 “亿元时代”!书画板块异军突起在去年11月22日北京保利中国绘画夜场中,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拍出1.69亿元,当时创下了中国书画的最高价格。在今年5月17日的中国嘉德春拍中,张大千《爱痕湖》以人民币1.008亿元成交,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而在6月3日保利...
观复文化基金会成立仪式马未都2010年6月9日,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举行盛大庆典仪式,宣布观复文化基金会正式成立。该基金会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支持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资助文物研究与保护项目,倡导“与文化共同远行”的宗旨。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和主管合伙人周全加入该基金会任理事。开创国内博物馆管理新模式 打造中国的古根海姆据了解,观复基金会(全称观复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