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一方墓志日前被专家认定为唐代景教徒墓志。这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唐代景教徒墓志,为唐代东都洛阳曾是景教传播重要地区增添了重要例证。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罗马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经波斯传入中国,称为景教,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因唐时称古罗马为大秦国,故又称大秦景教, 据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毛阳光教授介绍,该墓志于2010年年底在洛阳东郊出土,长、宽各53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一方墓志日前被专家认定为唐代景教徒墓志。这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唐代景教徒墓志,为唐代东都洛阳曾是景教传播重要地区增添了重要例证。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罗马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经波斯传入中国,称为景教,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因唐时称古罗马为大秦国,故又称大秦景教, 据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毛阳光教授介绍,该墓志于2010年年底在洛阳东郊出土,长、宽各53厘米,...
刘旷墓志铭。 通讯员 刘金英 提供 [内容摘要]近日,衡水武强出土了一方汉白玉墓志铭,刻有401个字的铭文,介绍了隋代武强籍名贤刘旷的非凡人品、官品及“清名善政”的业绩,是武强至今出土最早的一方墓志。 近日,衡水武强出土了一方汉白玉墓志铭,距今1419年,系当地至今出土的最早的一方墓志。其上刻有401个字的铭文,介绍了隋代武强籍名贤刘旷的非凡人品、官品及“清名善政”的业绩。 墓志立于开...
近日,衡水武强出土了一方汉白玉墓志铭,距今1419年,系当地至今出土的最早的一方墓志。其上刻有401个字的铭文,介绍了隋代武强籍名贤刘旷的非凡人品、官品及“清名善政”的业绩。 墓志立于开皇14年,墓主为“大隋,故莒州刺史,刘君墓志铭。君,讳旷,字宽亮,信都武强人。开皇七年(公元588年),迁为临颍令,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尚书左仆射高颖言其状,上召之,擢拜莒州刺史。开皇十四年(公元595年)甲...
图: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 正在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举行的“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自开展以来,每天都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感悟隋唐文化。 昨天上午,考古人员也来到现场免费讲解,与参观者分享了考古发掘过程中鲜为人知的趣事,通过不同的视角解读隋炀帝,使参观者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隋炀帝。 发现墓志时天气突变 风吹尘土露出“流珠堂”三字 看到不少参观者对墓志是怎么发现很感兴趣,考...
“元代夏汉文合璧墓志铭”研讨会30日在河北邯郸市邯郸学院召开,50余位国内史学界知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大名县新发现元代夏汉文合璧墓志铭碑刻的意义。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关注的元代夏汉文合璧墓志铭于2013年9月被发现,墓志铭的主人是元代在大名做官的西夏人小李钤部,因其祖上唐朝时被赐姓李,但又为了区别西夏的国姓,故称“小李”。其父亲答尔沙曾任肃州钤部,生子就以姓加官名取名,故叫小李钤部。 河北...
元钦墓志 元钦墓志,原题“大魏故侍中特进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州牧司空公钜平县开国侯元君之神铭”。志文称其“宦通两京,首登三事,燮阴阳于四海,谐水土于天下”,“三河六辅之民敬之如神明,七相五公之家畏之如雷电”,生前之威势可知。志记墓主元钦至永安元年(528年)11月迁葬于西陵。墓志之书即刻于此时。志高82厘米,广85厘米,37行,行35字,1916年洛阳城北张羊村北出土。曾归武进陶兰泉收藏。 ...
上官婉儿墓志盖上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上官婉儿墓志全文公布之后,笔者注意到其中的史料价值超过了最初的预期,虽已有两篇论文捷足先登,但仍存在不少剩义以待发覆。 新年伊始,广受关注的上官婉儿墓志正式刊布,遵循考古学界“先研究、再发表”的惯例,在墓志公布的同时也发表了李明、耿庆刚两位先生合撰的《〈唐昭容上官氏〉墓志笺释》(刊《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6期)一文。而西安当地的学者缘地利之便,...
颠覆史书多处记载 揭示生前几大疑团 她,才貌双全,位居权要,竟然恋上武则天的老情人张昌宗。后又不甘寂寞,与武三思私通,与崔湜兄弟相恋。唐中宗立朝,却先后依附韦皇后与太平公主祸乱朝政。唐玄宗李隆基虽慕其才,却终因其淫乱而杀之…… 上官婉儿,这位被武则天重用的“巾帼宰相”,是否真如传说中的如此不堪?1月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上官婉儿墓志全文,披露或者颠覆了很多史书记载的内容,或许会还原一...
经一年半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北京房山发现的唐代大型墓葬——刘济夫妇合葬墓考古结果4日公布。其中,刘济夫人大型彩绘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志异常珍贵,中国仅此一例。 唐刘济墓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当天举行。考古专家表示,其夫人墓葬中的十二生肖形象与牡丹花图案浮雕,充分显示其娘家显赫的身份。 与刘济墓志相比,张氏墓志体量巨大,石材选料优质。唐代女性的墓葬为何比丈夫还豪华?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利分析称...
16日,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宣布,此前在扬州市发掘出土的西湖镇曹庄隋唐墓葬主人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考古人员还证实,在墓中发现了隋炀帝的牙齿和萧后的骸骨。此前,扬州一直有一个清代大学士阮元考证并修缮的隋炀帝陵,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省级文保单位,是当地的热门景点。考古专家究竟凭何“铁证”否定已有“身份”的帝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却为何称作“...
近日,汾阳市三泉镇北榆苑村一砖厂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唐代墓志铭,现收藏于汾阳市博物馆。 出土的《田君墓志》墓主人为武则天大周时期西河郡人。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目前为止汾阳市出现田子方后裔的最早记载。田子方为战国初期魏国大夫,是孔子弟子子贡的学生。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3年6月,为配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建设用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此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墓志显示墓主为“唐中宗昭容上官氏”,即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葬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八月;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对上官婉儿墓葬进行考古发掘。截止到目前为止,上官婉儿墓葬田野考古工作已基本结束。虽然田野考古工作已经结束...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3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8月3日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根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墓主为唐中宗昭容上官氏,即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葬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八月。那么如何认定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考古发掘的该墓就是唐昭容上官婉儿之墓?...
墓志究竟记载了什么? 她怎样从官奴婢变身武则天‘秘书’? 她如何在阴险狡诈的官场中左右逢源? 上官婉儿墓的发掘,引起了社会轰动。这位生活在1300多年前武则天时期的“巾帼宰相”,美貌与智慧兼备,生前显赫却又不得善终,充满了传奇色彩。当其最后栖身之地呈现于今人面前时,留下的依然是诸多待解的谜团。 近日,记者专访上官婉儿墓考古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