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康熙至雍正、乾隆,中国外销瓷风行海上,盛况空前。清代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真实记录了这一热闹景象:“海通之初,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则迳广州。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 古人曾用洋溢着禅意的语言描述青花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南海一号”右侧中部船舱位置散落着一摞摞福建德化窑白瓷器和福建磁灶窑绿釉器 这是考古工作者对“南海一号”上清理出来的淤泥海沙等凝结物进行水洗时发现的三枚古钱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承人陈芳财(中)专程从福建晋江前来考察“南海一号”沉船 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
1月23日,记者从海南省文体厅获悉,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抢救性发掘南海水下文物,让水下考古服务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5年南海水下考古协调会近日在海口市召开,就今年南海水下考古工作目标和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 据了解, 2015年度南海水下考古工作包括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甘泉岛遗址陆上考古调查和中沙群岛黄岩岛水下文化遗存调查等内...
曾经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传播东方的文明与智慧的海捞瓷,又在二十一世纪书写出新的传奇;珍珠、水晶璀璨了“凤冠”,而今进入寻常百姓家。 珍珠 珍珠是历代佳人的最爱 晶莹洁白、圆润柔和、光彩夺目的珍珠,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富贵、安康、完美、纯洁的象征。珍珠文化源远流长,对珍珠的崇尚世代不变,日久弥新。古代的“凤冠”都是以珍珠镶嵌而成,传说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皆以珍珠粉作为养颜秘方。 ...
考古现场 “南海I号”,一艘宋代沉船,2007年12月,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沉睡800年后重见天日。这项“奇迹工程”也成为世界考古史的创举。 如今,距“南海I号”入住新家“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有七年。历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之后,这艘承载着大量历史讯息和珍贵文物的古船,有怎样的谜底等待揭晓?日前,记者走进“水晶宫”,探访正在“苏醒”中的“南海I号”。 ...
“南海I号”,一艘宋代沉船,2007年12月,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沉睡800年后重见天日。这项“奇迹工程”也成为世界考古史的创举。 如今,距“南海I号”入住新家“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有七年。历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之后,这艘承载着大量历史讯息和珍贵文物的古船,有怎样的谜底等待揭晓?日前,记者走进“水晶宫”,探访正在“苏醒”中的“南海I号”。 从“出水”走向...
“南海I号”,一艘宋代沉船,2007年12月,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沉睡800年后重见天日。这项“奇迹工程”也成为世界考古史的创举。 如今,距“南海I号”入住新家“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有七年。历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之后,这艘承载着大量历史讯息和珍贵文物的古船,有怎样的谜底等待揭晓?日前,走进“水晶宫”,探访正在“苏醒”中的“南海I号”。 从“出水”走向“出...
近期,南宋沉船“南海Ⅰ号”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至1月6日,已提取文物千余件。“南海Ⅰ号”沉船本身和所发现的文物对我国古代海外贸易、沉船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介绍,本次发掘活动从2014年11月开始,主要工作是对船上的凝结物和船体进行处理。舱内文物提取采用从船尾向船首逐层清理的方式。由于船上货物较多,且船尾已经受损,...
考古现场 “南海I号”,一艘宋代沉船,2007年12月,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沉睡800年后重见天日。这项“奇迹工程”也成为世界考古史的创举。 如今,距“南海I号”入住新家“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有七年。历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之后,这艘承载着大量历史讯息和珍贵文物的古船,有怎样的谜底等待揭晓?日前,记者走进“水晶宫”,探访正在“苏醒”中的“南海I号”。 从...
“南海一号”发掘出大量瓷器。记者何波摄 “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现场。记者何波摄 “南海一号”发掘进入第二阶段 考古专家揭开神秘古船的“籍贯问题” 在历经5年的考古发掘后,“南海一号”被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当初人们关心的众多话题中,“南海一号”究竟是福船还是广船一直没有最后的论断。随着考古发掘工作进入第二阶段,考古专家初步认为,“南海一号”属于福船的概率比较大。 名词解释 广船产于广东,...
“南海一号”发掘出大量瓷器。 “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现场。 “南海一号”发掘进入第二阶段 考古专家揭开神秘古船的“籍贯问题” 在历经5年的考古发掘后,“南海一号”被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当初人们关心的众多话题中,“南海一号”究竟是福船还是广船一直没有最后的论断。随着考古发掘工作进入第二阶段,考古专家初步认为,“南海一号”属于福船的概率比较大。 名词解释 广船产于广东,其帆面积...
金项链 在29日央视新闻频道的直播中,一件件金器格外引人注目。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最新发掘出130多件金器,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带有浓郁的中西亚异域风格,考古专家据此推测船上可能有阿拉伯人。 鎏金手镯 进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现场保护试验室,在工作台上,嵌有各种宝石的纯金牌饰、戒指、镂空胸佩和项链等金器呈现在记者眼前。数十件大小不一的金器中,两件金项链造型独特,工艺复杂,十分...
据央视报道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船。自去年11月全面发掘启动后,发掘出的金器、瓷器等不同材质的文物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专家称,预计最终“南海I号”的船载文物总数在6万到8万件。央视今日14时将推出“南海I号”考古发掘提取直播特别节目,部分网络媒体也将全程同步直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