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郑州晚报》报道,南水北调干渠新郑唐户遗址的考古,近日有重大发现,在这座目前国内已知的最大规模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内发现9000年前古人类最大规模的聚居群,从房屋可推断出当时先人已有相互联系的生产组织。62座房址中有3处是双间房,可算是当时的“豪宅”,首次发现了“一室一厅”的房子,他们还利用自然地势建了绕房排水沟,并发现石器作坊、排水系统、安全壕沟等。...
8月6日,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为了配合城市基础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对汉长安城遗址建章宫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廓清了长乐宫西北区域汉代建筑遗址的布局和规模,初步确认建章宫区域(一号建筑遗址)为长乐宫的中心宫殿区。 建章宫一号建筑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事处东柏梁村东南约250米处,遗址地处建章宫内太液池西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
记者今天从郑州市文化局了解到: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在对郑州市财政干部管理学校新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成功发掘一处面积达760平方米唐宋文化遗址和宋代墓葬一座。 考古人员在这处面积达760平方米的唐宋文化遗址,出土了完整的宋代瓷瓶、瓷壶和大批量瓷片,其中绿釉瓷片在我市是首次发现,另外还出了瓷狗、瓷马、瓷铃、瓷佛、瓷枕等小工艺品。在探方中,还出土了大批瓷窑窑具,由此推测,很有可能周边存在宋代瓷窑遗址。另外,...
土耳其考古专家日前在阿克萨赖省发现了刻在岩石上的地下城草图。 据考古专家介绍,草图上标有地下城的所有设施,有水井、通风井、住宅、商铺和走廊等。从草图上可以确认,在地下城拱形入口处有三条大走廊,走廊的底部到顶部有3.1米高。考古专家说,刻在岩石上的地下城草图尚属首次发现。 阿克萨赖省位于土耳其中部,距首都安卡拉约300公里。阿克萨赖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有着1万年的人类居住史。在该省及附近省份迄今已...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最新一期出版的《进化与发展》杂志上,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宣称,他们最近在怀俄明州北部熊牙峰的古生层沉积土中发掘出土了一块具有4亿年历史的腔棘鱼鱼鳍化石,这块化石首次揭示了鱼类的鱼鳍向四肢的进化过程。 美国的科学家称,他们目前已经将这块拥有4亿年历史的鱼化石命名为“休岫恩-阿克托普特瑞克斯”。这在在鱼类考古发现史上尚属首次,它填补了腔棘鱼与四足动物之间...
近日,我市文物工作者在南郊清理了一处元代墓葬,出土不少黑陶随葬器物,为考古研究补充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这处墓葬在基建地槽中距地表7米余深处被发现,内有两座墓,两墓相距三四米,都为“甲字”形墓,墓室各有3个耳室。其中一座墓室长3米多,宽2米多,墓道长约2.4米,另一座墓稍小一些。两座墓虽然都是土穴墓并非砖券,且少饰无华,但是陪葬器物种类多、体量大、等级高,让人一时无...
江西靖安东周古墓葬群继在国内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大脑组织之后又有重大发现,截至二十九日,考古工作者已在棺木中发现了二十余件保存完好、工艺精湛、色彩鲜艳的千年纺织品,专家认为可能由此改写中国纺织史。 截至二十九日,专家已对该墓葬群四十七具棺木中的二十二具完成了清理,出土珍贵文物两百余件,其中包括二十多件千年前的纺织品,品种有方孔纱、丝绢和真丝朱砂印花织物及纂组织物(经编织物组带)等。这是目前发现的最...
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旅游局获悉,在该县“寻找酉阳最美的土家山寨”活动中,发现了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一年),距今已具有600年历史的土家山寨——河弯古寨。 据了解,河弯古寨位于酉阳后溪古镇长潭村风景如画的十里长潭岸边,寨里有闻名武陵的土家摆手堂。寨上的房屋为明清建筑,土家吊脚楼风格。古朴典雅,楼角飞檐高悬天空,雕花门窗手艺十分精湛。寨子沿酉水河岸逐层阶梯式向上布局...
近日,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在魏都路北侧、集英街东侧区域发现重要古墓葬两座,目前,这两座墓葬已经清理完毕。 据了解,这两座墓葬是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进行的文物勘探过程中发现的。为使地下文物免遭建设性破坏,市文物工作队在探明各墓葬埋藏情况后,及时组织业务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目前已清理完毕。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次在魏都路北侧、集英街东侧区域发现的两座古墓葬,保存状况较差。一座为竖穴土坑墓,一...
本月初曾发掘出南朝古墓的环市东路建筑工地,近日又有重大发现——该地挖出一个藏有数千枚铅钱的南汉时期钱窖。据悉,这是首次在广州地区发现南汉钱窖。专家推测,钱窖主人可能是由于躲避战乱或灾祸而将钱币埋在此地。 广州首次发现南汉钱窖 钱窖位于建筑工地的西北角。据介绍,其开口接近长方形,长1.3米、宽1~1.2米;底部也近似长方形,底深1.4米、长2.2米、宽0.7~1.3米。在钱窖底部中央西侧处,考古...
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江西省靖安县发现了一座埋葬了47口棺木的古墓葬,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埋藏棺木数量最多的一坑多棺古墓。 记者现场:正在吊装的是第30号棺木,每个棺木的重量都在800公斤以上 47口棺木分三排紧密排列,为了能够密闭保存,大部分棺木都用竹篾和麻绳捆绑。在棺木的四周用青膏泥封护,下面还衬垫有竹席,上方土是专门用火烧过,在火烧土上还有四层夯过的...
罗马的古代地下陵寝是基督教诞生的象征之一,考古学家日前在庞大的地下古墓中考察时,发现了非常恐怖而诡异的一幕,1000多具尸骨整齐地堆放在一起,从他们穿的宽外袍上判断,他们全都是罗马上流社会的男子。 据报道,建在罗马城下的地下陵墓宛如一座由众多墓穴组成的复杂迷宫,绵延数英里。考古学家此次发现的上千具尸骨被埋葬在同一地点,而且他们显然是在同一时间下葬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左右。这也是地下陵寝中...
在环市东路发现的南汉钱窖,数千枚铅钱都已结成块状,难以分离 考古专家称此地在晋代到南朝时期是一处墓地 本月初曾发掘出南朝古墓的环市东路建筑工地,近日又有重大发现——该地挖出一个藏有数千枚铅钱的南汉时期钱窖。据悉,这是首次在广州地区发现南汉钱窖。专家推测,钱窖主人可能是由于躲避战乱或灾祸而将钱币埋在此地。 广州首次发现南汉钱窖 钱窖位于建筑工地的西北角。据介绍,其开口接近长方形,长1.3米、...
墓志,是记载墓主身份、古代铭刻在石碑上的悼念性文字,一般只有达官权贵的墓葬才会留下墓志。近日,南京地质专家项长兴在江宁汤山镇后村考察后村南朝失考墓神道龟趺时,竟然意外地在当地一户农民家发现了一块神秘的“无字墓志”,记者随后了解到,这块“无字墓志”是26年前村民挖地基时挖出,出土时上面曾经有鲜艳的红色字迹。 “墓志”上的字迹已...
俄罗斯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俄南部一古城堡遗址发现了大量中国唐代风格建筑遗迹。专家推测,这座城堡很可能是远嫁回纥的中国唐代宁国公主的一处行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