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7月底在平整农田时,发现了一件兽形青铜器,由于形制罕见,经过一个月的考古鉴定,目前文物专家还没有为其最后确定名称和年代。 据崆峒区博物馆馆长张文举介绍,这件罕见的兽形青铜器是崆峒区崆峒镇泰同村农民在平整田地时发现的。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埋藏很浅,推土机过后,该青铜器的足部受到了破坏。 经测量,这一青铜器高76厘米,长80厘米。目前有酒器、器物座、熏炉等几种说法,形制可能是传说中...
日前从福建省文物部门获悉,武邵高速公路(武夷山至邵武)5月底已开工建设,目前,对该路段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报告也已整理完成,全线91公里共有文化遗存17处,其中13处为距今3500年的商周时期遗址。 据介绍,武邵高速起于武夷山市兴田镇,经建阳市麻沙镇、邵武市郊,终于邵武市和平镇,连接了武夷山、邵武市肖家坊镇的小武夷、和平古镇、泰宁金湖等名胜风景区和景点,计划于2010年建成通车。 在武邵高速公...
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文物工作者在对大境门东段长城实施修复过程中,在离大境门100米处挖掘出土了湮没已久的西境门遗址。这样,待大境门长城修复完成后,将会有一大一小两道门洞展现在游人面前。 据张家口市桥西区文体旅游局介绍,文物人员沿着大境门东侧长城走向打了14个探坑,终将深埋地下2.7米的西境门遗址挖掘出土。西境门门洞高2.4米,宽1.62米,大小仅可通过一辆牛车。门洞券顶北外沿为保存完好的石拱,券洞内...
白城市双塔遗址附近的这片青铜时期的古墓群已发现6处墓葬 日前,一片2000多年前的古墓群在位于白城市的双塔遗址附近被发现。记者昨日在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这片青铜时期古墓群已发现6处墓葬,其中一处的随葬物品中出现了青铜耳环和青铜铃。经现场考古专家初步判断,有两处墓葬的被埋葬者可能为女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从8月中旬开始,这几天陆续发掘出了3处保存基本完好的青铜时期墓葬,其共...
经考古专家认定其规模之大、保留之完整为目前全国之最 日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朝波、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蔡克勤、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考古管理处副处长闫亚林一行到静宁县进行考古研究,认定该县威戎镇杨家塬窑址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窑址。 杨家塬地势高阔,属原始黄土峡谷地貌土塬,由上至下呈慢坡型。 2006年7月,本报记者应当地学者高世祥、王知三之约赴杨家塬进行了采访。杨...
首次发现瓮葬,出土陶罐近20个、龟兹五铢钱20余枚 自8月19日发现库车古墓群以来,专家挖掘出的墓葬数量巨增。截至8月28日,库车古墓群发现的墓葬已达到了8座,出土陶罐将近20个,龟兹五铢钱20余枚。 8座墓葬的建筑时期相同,建筑风格迥异。其中包括一座瓮葬,该墓葬在库车地区尚是首次发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座古墓可能被盗 在发掘的第一座古墓中,发现了7个陶罐,其中有一个保存完好,其他...
渝北区统景镇黄印村三社一名为“陡崖”的绝壁上,有个人工洞穴群,当地村民称其为“老二洞”。据传,洞群是当地富户为躲避明末张献忠入川滥杀而建,内安机关,并藏大量金银财宝。昨日,记者在当地村民带领下入洞探奇,了解到“老二洞”的得名由来,并从统景镇政府获悉,古洞群明年可望纳入当地御临河旅游景点。 悬崖绝壁上有古洞群 昨下午,记者站...
今天上午,记者在馆驿街附近寻访老建筑时,无意中在一个小巷里发现一块清代同治年间的石碑。这块石碑的碑文,为研究馆驿街附近的历史变迁,又增添了一件实物资料。 今天上午,记者正在馆驿街东部北侧的一个小巷里采访,突然发现,旁边一个小屋的屋檐下,竖立着一块约半米高的石碑,石碑周围堆满了垃圾。记者找来一个铁锨将垃圾铲去,结果露出了石碑正面的碑文。因石碑的下半部还埋在地下,表面又有污垢覆盖,整体碑文看不很清楚...
3块远古藻类化石近日在门头沟区被发现。经专家初步推断,化石距今已有10亿年之久。 记者了解到,化石的发现非常意外。不久前,到门头沟区王平镇琨樱谷度假村进行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小学生看到,景区道路上的一些大石块上印有不少类似植物叶片的痕迹,于是报告了地质部门。后经地质专家初步鉴定,这3块印有植物印迹的石 块为“白云质灰岩”,是10亿年前的古代浅海地区的珍贵藻类化石。 记者昨...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期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墓葬群,其出土器物独具特色,不排除是一种新的考古学类型。 据此次考古工作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平介绍,这个古墓葬群位于内蒙古扎鲁特旗境内一名叫南宝力皋吐的地方。200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对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2007年6月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继续进行清理发掘工作。 截至目前,两次发掘工作累...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武邵高速公路5月底已开工建设,目前,对该路段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报告也已整理完成,全线91公里共有文化遗存17处,其中13处为距今3500年的商周时期遗址。 据介绍,武邵高速起于武夷山市兴田镇,经建阳市麻沙镇、邵武市郊,终于邵武市和平镇,连接了武夷山、邵武市肖家坊镇的小武夷、和平古镇、泰宁金湖等名胜风景区和景点,计划于2010年建成通车。 在武邵高速公路沿线发现的17...
近日,邵武市一古董收藏爱好者无意中收购了一份清代奏折,这是一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二月十五日,山西巡抚鄂弼谨为五台山寺庙行宫修缮工程事的“朱批奏折”。该奏折已装裱为卷轴装,横幅纸本,横102厘米,纵29.5厘米,馆阁体楷书30竖行共345字。乾隆帝御笔朱批2竖行28字,奏折上共铃印有“五玺”朱红阳文印章。 现收藏者为进一步辨别其真伪,特查...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地处西安北郊的汉长安城建章宫遗址,日前进行了首次科学考古勘探与部分发掘,发现了一处考究的皇室宫殿院落,命名为建章宫一号建筑遗址,位于宫内的太液池西岸。 汉长安城位于渭河以南的关中平原,面积约三十六平方公里。在西汉时期,长安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据记载,汉长安城的建章宫是汉武帝为显示大汉的国威和富足所建,因其̶...
古生物学和地质考古专家通过大量地质考古工作,最近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境内发现了硅化木和恐龙化石。 据了解,硅化木化石位于兴和县城关镇南15公里二台子镇长胜夭村0.5公里处。经专家鉴定,化石群处于中生代地层,距今1亿多年。化石群地质剖面清晰,分为两个剖面,一层为由北向南东西冲沟,以硅化木为主,化石叶片脉络清晰。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的古生物学和地质考古专家认为,从化石群中的碳化植物和小昆虫来判断,该...
26日至27日,国家、省、武汉市文物部门的大批考古专家聚集荆门,就发掘最近在荆门发现的大片新石器时代墓葬群事宜进行商讨。 据文物部门介绍,今年上半年,荆门供电公司在该市东宝区子陵镇龙王山遗址兴建变电站时,发现有零星陶片,经文物部门勘探和初步发掘,确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群,现已发现墓葬开口100多个。在已经发掘清理的14座墓葬中,出土玉器6件、陶纺轮2件、陶器546件,并在墓葬群内采集到石铲、石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