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1日至22日,浙江省湖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专家验收组对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进行市级初验,专家组验收结论为合格。 验收组听取了安吉县普查办和普查队分别作的《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汇报》和《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技术报告》;审阅了有关“三普”工作的文件和宣传资料;查验了《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
10月19日、20日,浙江省德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验收会议在县博物馆召开。会议期间,湖州市文物普查工作组、验收组专家分别听取了德清县副县长潘月山的“三普”情况介绍,县普查办和普查队所作的“三普”工作汇报和技术报告,并对“三普”工作文本进行了认真审核、查验及实地抽样复查,最后作出验收意见:德清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要...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河北省文物普查队圆满完成唐山、秦皇岛两市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喜人。唐山市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存406处,其中古遗址225处,古墓葬56处,古建筑35处,石窟寺及石刻1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2处。秦皇岛市共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存243处,其中古遗址148处,古墓葬15处,古建筑37处,石窟寺及石刻1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处,其它1处。
河南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甘源、非遗专家陈高峰深入地市督查当地普查工作。 山沟里的草叶经过锤子和擀面杖的“锤锻”,在自纺的棉布上巧妙地呈现出草叶状的图案,再施以黑矾绘制和染缸浸染,一块色彩鲜艳图案精巧的自制花布就这样诞生了。这是10月13日下午,年近70的老艺人朱秀云在陕县文化馆内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小组的成员们展示的草叶锤锻印花工艺。为了全面掌握和了解各地非物质文...
记者今天从定安县相关部门获悉,该县已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发现明代县衙房屋等93处新文物点。 据了解,自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后,定安县迅速成立了县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文物普查队伍。通过地毯式的普查,定安县文物普查工作队不仅收集到各种文物信息,还发现了大量种类丰富、价值较高的文物线索。截至目前,该县文物普查工作队已走遍全县866个自然村,3个国营农场,实地完成调查文物点...
日前从市文化局获悉,经过全市文化工作者数年的艰辛努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市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5大类、882项,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市有2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县级名录、36项进入市级名录、15项进入省级名录、1项进入国家级名录。 非遗家底颇丰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水下文物普查的总体部署和安排,2009年9月19日,由山东省文物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牵头组织,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青岛基地协助的2009年度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拉开了帷幕。 在前期水下文物陆上普查工作成果基础上,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队首先对威海、烟台海域的水下文物遗存疑点展开了工作。经过近10天的工作,初步确认了两处水下古沉船遗址,新发现了水下文物遗...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市级验收试点会议在东海县召开。连云港文化局副局长王亚平、东海县副县长张继生出席会议。各县区文化局、普查办派员观摩。通过对东海县文物普查组织宣传、数据质量、调查现场等三方面工作开展验收,市验收组认定东海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合格。东海县成为我市第一个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的普查单元。 会议首先由王亚平...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通过科学筹划,创新方法,严格标准,狠抓推进,野外实地调查工作已提前在2009年6月30日完成,并于9月29日顺利通过“三普”实地调查阶段省级验收。 一、精心组织,全面动员。一是成立组织,健全机构,为文物普查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副区长金顺明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南浔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并正式印发了《南...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昨天,象山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已基本完成野外实地调查工作。海防海洋文化遗址和岩画成为本次文物普查的亮点。 据象山县普查办负责人介绍,本次普查中发现的鹤浦镇大百丈岩画及其他石刻,内容丰富多样,可辨认的有神像、鱼、船、龙、驴等纹饰,为象山乃至浙江省所罕见,不仅为研究象山古代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南田的人类活动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百丈岩画因此被评选为宁波市第...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盘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碗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折腹碗 蓬莱采集的青花碗 近日,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队对蓬莱海域的几处水下文物可疑点进行了水下探摸,确认其中一处为清代中晚期的水下沉船遗址。 在水温低于20℃的寒冷条件下,普查队员不畏寒冷在水下完成了该遗址的水下探摸、水下测量、水下摄像等工作,并采集标本50余件,完成了对该遗址分布范围、年代等方...
10月10日上午,由浙江省杭州市普查办组织召开了文物普查工作会议,专门传达了省湖州普查会议精神。局文物处、杭州市文保所、杭州市考古所有关负责人和普查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先由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传达了浙江省湖州文物普查会议精神,并针对现阶段文物普查登录严重滞后的情况强调指出:杭州市本级普查工作要在保证文物普查的数量、质量的前提下,务必将进度赶在全省的前列。由于文物普查工作各地进展有所不同,其...
昨天,象山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已基本完成野外实地调查工作。海防海洋文化遗址和岩画成为本次文物普查的亮点。 据象山县普查办负责人介绍,本次普查中发现的鹤浦镇大百丈岩画及其他石刻,内容丰富多样,可辨认的有神像、鱼、船、龙、驴等纹饰,为象山乃至浙江省所罕见,不仅为研究象山古代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南田的人类活动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百丈岩画因此被评选为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
10月9日至10日,由浙江省、衢州市文物普查办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江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进行验收。 验收组首先翻阅检查野外著录手册登记情况,详细询问普查队员在野外调查过程中信息采集的过程,修正著录手册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专家组还赴虎山街道、清湖镇和石门镇三地进行现场检查,随机抽取文物点进行复核。 验收组对江山文物普查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江山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注重古村落的整体调查,并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在老竹镇的野外调查中发现曳岭脚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丰富的明清历史建筑遗存和优越的自然山水资源,体现了先人在村落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构造、装饰技巧等方面的高超水平,有着非常珍贵的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区文物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加强保护管理工作。 一是反映情况,深入调查。经向市、区文物主管部门汇报,市文广新局、市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