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人民网甘肃视窗高台8月14日电 张掖市高台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从去年11月开始利用近八个月的时间对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胜利告捷。 2008年以来,该县立足非物质文化资源遗存状况,在重点调查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健全机构。在县内组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骨干人员培训班3期、普查培训班2期,培训普查工作人员17名,培训传...
宝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队在凤县取得重要成果,经过艰苦寻考,调查队近日在凤县马场村发现了清代窑址。这是宝鸡岭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制瓷作坊遗址。 马场窑址位于双石铺镇马场村一组东约50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长约15米,厚约1米。普查队员在现场采集到了青白釉、酱釉、酱红釉的碗、碟、罐等残片,还有托垫、匣钵等烧制瓷器的用具。在已经暴露的窑址一角,破碎的碗碟残片一层压着一层,似乎在诉说着昔日...
西安市文物普查工作者日前在周至县太白山区发现了一座目前保存规模最大、最为完好的道观——玉皇池凌霄殿。它的发现对研究当地清代直到民国时期的道教传播、发展有重要作用。 玉皇池凌霄殿位于太白山区玉皇池西南,面积约400平方米,原有前殿、中殿、后殿及偏殿,现仅存中殿及其南偏殿,年代为清代。建筑整体坐西北朝东南,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九架,分前后厅;屋顶两面坡式,上铺铁瓦。墙体多为木结构,局部为石块垒砌。中殿...
8月4日,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亲赴榆林,专项视察榆林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赵荣局长在听取了榆林市文化文物局、文物普查队负责同志关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普查工作计划的汇报之后,就榆林市文物普查下一步工作作了重要指示。省文物局办公室主任罗文利随同视察。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根据国家、省文物局关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要求,结合榆林市地域...
日前,湖北省武汉市普查办召开了“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会”,对以往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步工作做了部署。全市13个区、3个管委会的普查办主任和普查队长参加了会议。 自2008年5月,武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转入第二阶段田野调查阶段后,市普查办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及时制定了《武汉市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登录工作方案》;通过签订政府目标责任书落实基本任务和责任,强化普查队伍力量...
昨日,宜宾市江安县在开展文物普查中,在该县红桥镇的梅竹小溪上,发现一座清代时期由当地人历经20余年才修建完成的石拱桥,尽管该石拱桥不大,但在近期洪水冲刷后暴露桥边水中的一块石碑上,却记载着一个当地居民两代人前赴后继修桥的感人故事。 据当地文物部门的杨先生介绍,修建在梅竹小溪上的该石桥,长10.6米,宽3.8米,高6.3米,是过去连接江安县红桥镇和长宁县官兴镇古道上的主要通道,多年来为当地人出行等...
本报讯 昨日上午,丰泽区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走进丰泽、泉秀等街道,走访采录传承人、查看文物载体,并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 今年丰泽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在6月基本完成了普查任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普查工作机构。全区有184人参与普查工作,培训基层普查员300多人次。3个多月来,丰泽区召开社区“五老”等各类座谈会148场次,走访传承人316人,收集非...
福建省华安文物普查队近日在沙建镇发现了三处“开漳圣王”陈元光兵寨遗址,乌石山寨遗址、赤鬼寨遗址和烘炉寨遗址。 大唐将军陈元光,史称“开漳圣王”。他少时随父征战闽南,平定“蛮獠之乱”。在当时战争环境下,他结合漳州地区多丘陵的地形,在山上屯兵扎营建寨,占据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为日后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福建华安文物普查队近期来到...
7月29日—31日,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绵阳市三台县实地文物调查阶段试点验收会议”。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副主任刘小和,验收专家组成员邹厚本、吴涛,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普查办主任王琼,省普查办副主任高大伦、朱小南,三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晖等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市、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和四川省21个市(州)普查办的观摩代表共...
山东省曲阜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田野普查阶段工作圆满结束以后,组织全体普查队员开展内资料登录整理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了曲阜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普查所采集的信息资料的登录整理工作。 室内资料登录整理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制订的“五个标准、六个规范”的要求,对田野普查采集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登录进入信息采集软件系统。曲...
本网讯 为进一步保护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荣老城文化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老城区西南隅办事处从7月初开始,在本辖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 该办事处成立了由办事处为主,社区为辅的工作领导小组;对负责普查的同志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社区,不漏种类。 截至目前,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其中传统医药4项,传...
为切实做好河北省邯郸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保证田野调查和文物复查工作质量,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为下一步文物普查的检查验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同时部署今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邯郸市文物局于7月27日至28日,在武安召开了文物普查观摩交流暨申报第七批国保单位工作会议。武安市、永年县、涉县等八个文物重点县(市)、区的文体局主管局长、文保所长、参加文物复查的业务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记者昨日从市文化局获悉,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林州市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林州市共收集到非遗普查线索10000余条,照片200余张,录音资料3个小时,影像资料5个小时,重点项目调查50多个。 据悉,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范围广泛,包括语言文字(方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13个门类。林州市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为做好此项工作,林...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通知》精神,我区精心组织,全面实施。通过一年零七个月努力,提前三个月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据统计,该阶段工作共普查文物点612处,发现古遗址7处、古墓葬12处、古建筑320处、石刻近百块、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1处。 另外,浙东运河镇海段调查共查得各类桥梁74座,堰闸11处及各种有关运河碑记、历史遗迹近20处,码头遗址33处,详细绘制...
近期,咸阳市文物普查队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在彬县小张镇卧龙村发现了商代到西周的遗址,并出土了大量陶片。 据了解,该遗址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00米,南北长约350米,总面积为14万平方米,百子河、泾河在东南环绕。遗址东西走向的断崖层上暴露出带状的文化层,断断续续长约30米,有零星的陶片包含在里面。在遗址区南侧的地表上还散见大量的泥质和加沙陶片与器足,泥质的多为盛器的残片,而加沙陶耐高温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