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首届湘西南(武冈)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将于9月6日在武冈市举行。届时,湘西南各县(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进行集中展演,这是我省湘西南地区非遗项目的首次集中展演,也是一次文化的盛会。 据了解,武冈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武冈丝弦、傩戏、阳戏、板凳龙、走马灯、武冈传统卤菜制作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武冈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展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已成功申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
5月17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几名学生观看野生动物模型。当日,比勒陀利亚Edu-学校10年级的学生来到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迎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新华社记者李启华摄 5月17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一名讲解员向学生们展示犀牛模型。
图为《滩头年画》国家级传承人钟海仙的小儿子钟建桐 (记者 侯润滋 摄) 图为虎形山花瑶乡村民劳作场景,村民边劳作边唱《呜哇山歌》(记者 侯润滋 摄) 图为虎形山花瑶乡村民挑花场景(记者 侯润滋 摄) 图为省级传承人胡光旦、胡光河表演七江碳花舞(记者 侯润滋 摄) 图为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会合影(记者 侯润滋 摄) 湖南非遗评选报...
图为:屈子祠外景 图为:祭龙仪式开始杀鸡祭祀 图为:汨罗非遗汇报会议 图为:长乐故事会踩高跷表演 图为:现场群众观长乐故事会的热闹场面 5月9日,湖南省非遗系列评选活动实地考察第六站来到了汨罗市,由省、市文化部门非遗专家、媒体记者组成的考察团对汨罗市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等进行了专项考察。 两天时间,考察团先后在岳阳市文化局、汨罗市领导的陪同下...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月25日在北京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范围。今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有法可依。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中国作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较多的国家,也不断加大对“非遗&...
记者今日获悉,为认真宣传贯彻《非遗法》,实现“构建和谐文化,推动湖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目标,保护传承好湖南传统文化,并积极鼓励引导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由湖南省文化厅支持,香港大公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首届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宣传评选活动对125个候选项目、县市、人物进行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在4月26日前向宣传评选活动组委会反映。 该活动近日已...
配图:《大战陆文龙》 配图:《牛头山》 湘北“小南京” 长乐故事会不是普通的说故事,是一项集惊、奇、险、巧于一体的传统民间杂技,并集表演、彩绘、历史、天文、地理、文学、民情、时代精神等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古老而又神秘的民间行为艺术。与戏曲同工,包含力学,渗透美学,有利研究湘楚文化。是哑剧由戏剧舞台走向露天活动舞台的发展, 是人性最直观的表现,是民间文化艺术中...
益阳小竹郁的经典作品——中国园林微缩景观 1999年中国竹文化节获金奖 作者:刘介华 【项目介绍】 益阳小郁竹艺是一种采用直径5公分以下的小径刚(麻)竹为骨架、毛竹为部件加工成各种竹器具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所谓“郁”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产品结构方式而言——产品的立柱竹由横向竹围箍结构而成,在纵横交接处,需将横向竹子...
青山唢呐 青山桥地区地处湖南省湘潭县西南部,这里群山环抱,山青水秀,在这片沃土上,滋润着一种乡土文化奇葩,那就是成形于清代早已闻名三湘的青山唢呐艺术。 青山唢呐吹奏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音色清脆、柔和、刚柔相济,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可谓是一朵“吹”出来的地方文化艺术奇葩。 秀水青山蕴育“唢呐之乡” 青山桥地区分青山桥、石鼓、分水三个乡镇,总面积...
【人物名片】 刘启后,大家喜欢亲切的称他为“老后”。在隆回县委机关工作期间,就开始了对民间文化自发的业余考察。1994年冬提前退休,以全心身沉进山乡义务从事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至今。 现为中华文化遗产影像保护联盟副主席,中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士会员、常务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l...
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对话湖南非遗评选考察团 湖南非遗评选考察团在“中国湘绣之乡”沙坪考察 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评选活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该活动现已进入专家评审考察阶段。昨日活动评审选产小组考考察了首站长沙地区。据悉,在此次湖南非遗评选中,长沙地区共申报了五个魅力项目:湘绣、浏阳花炮制作技艺、长沙弹词、湘剧、铜官窑陶瓷技艺。 素有“中国湘...
【人物名片】 叶德书,l935年生,湖南龙山县人,土家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民族学会会员,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 开辟了土家语文化教育新捷径 1983年以前,在龙山教中学。自1954年起,研究土家语言。1981年他与彭秀模先生合作对土家语言进行了梳理,发表了《土家语概况》(《吉首大学学报》)。1983年3月,调吉首大学民族研究室,从事土家语言、文化、教育研究。1...
【人物名片】 向渊泉,永顺人,土家族,老文物工作者,现年74岁。多年来,凭着对非物质文化的热爱,奉献了必生的心血,撰写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抢救了上千件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为永顺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杰出贡献。 土家族毛古斯文化 毛古斯是土家族文化的活化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人视毛古斯为粗野文化而面临传承困境,他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文化工作者,主动建议县文化馆培训干...
醴陵釉下五彩 【人物介绍】 王鹤高,1976年进入湖南醴陵永胜瓷厂工作,1982年调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1987年调入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湖南醴陵釉下五彩国瓷研究所至今。 创建了湖南国瓷研究所 紧急抢救釉下五彩瓷 回想106年前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大洋彼岸万国博览会上赢得的荣誉,没有人会忘记醴陵的这张世界名片。瓷器自古是中国的名产,而又以青花瓷和釉下五彩瓷最为著名。每当提到醴陵的釉下五彩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